每一个路口,分手的那些人

昨天新加了一个qq群,是一个讨论文学的新群,大家相互比较陌生,没多少人说话。
但重新打开qq的我,看着群文件里发的各种文章,心里却不由得回忆起了,四五年前,在古风圈混的日子。
那时的我初入大学,刚拥有自己人生的第一部手机、第一台电脑,学校里交流也常用qq,不怎么用微信。于是那年,也记不清怎么着,就进了一个古风“家族”。进“家族”、转为正式家人前,还要有一项考核,我选择了写诗。七言八句,只记得是在写茶,但已经记不清内容了,不过我成功了,就进去了。
进去之后,我结识了好多朋友,还见到了好多人以师徒相称。他们建议我也去拜个师父,有了师父,可以教写诗、教做图,在受欺负里可以护着你之类之类的,听着好像是融入这个大圈子的一种方式。于是我找了一个看起来好像很“德高望重”的人,私聊问能否拜他为师。
拜他为师还挺难的,我和另一个小朋友一起加的他,他于是拉一个小群,“义正言辞”地说,只是我们的做图师父,不算正式师父,所以不能加他的正式师徒群,只能在这里。我们都同意了。后来相处着,似乎是感情深了吧,他又把我们拉进去了,还说他的大本营原本不在这个“家族”,而是另一个“流派”,于是我们又加了另一个群,外带五六个娱乐群。
在古风圈混的那些日子,我其实并没有学到很多关于做诗的东西,只学到了平仄和格律,被推荐了几本书,但我在其中收获的快乐是真实的,也是最多的。
可能是我性格不太讨喜的原因,初中高中我都是受人白眼的存在,到高中毕业也只处来了一个朋友。所以我很自卑,我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我只知道自己脾气不好,所以我忍耐着不发脾气,我知道我总是说错话,所以我闭嘴不说。到最后,我已经变成略带自闭的、不知所措的呆子了,记不住同学的名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沉浸在网络上,仿佛一个网瘾少女。在网络上,可以随意地嬉笑怒骂,展示真实的自己,别人不会因为你说错话而责怪你,网络上有更多的包容,更多的友好、和谐。
我大学四年,古风圈混了两年,红楼群混了两年。虽然我觉得,因为网络我变得开朗了很多,但也毋庸置疑的是,因为网络,我错过了很多。我错过了美好的大学生活,错过了提高自己的机会,也错过了一段感情。
每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人都要做出选择,有些选择向上,有些选择向下,有些选择原地徘徊。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的离别,不同的相聚,不同的人生方向。其实选择如何并不重要,但重要的是,能否无悔地顺着选择走下去。分分和和,皆有定数,我分别了师父,分别了红友,走向了真实世界。
祝我在真实世界走得更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