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学姐双一留,是否说明卑鄙可以过关?

转一个觉得说很对,很到点子上的评论
原标题:《 川大女生张薇被留校留D察看,网民为何心意难平?》
2023-06-21 广东舆论观察者 【关注】
在网民的一再“督促”下,四川大学终于交出一份处分通报。本月初在广州地铁上诬陷阿叔偷拍的张薇,被处以留校留党察看处分。这是张薇在被阿叔报警惊吓、遭实习机构腾讯驱逐后,在最关键的利益上获得的止损好消息。网民沸反盈天,川大“向我开炮”,如愿以偿地遭到网民谴责。
根据张薇搞出的动静,完全不予处分是不可能的,但按照川大学生的纪律处分规定,符合张薇的处分裁量很有弹性,从严从重的开除处分也不是找不到依据。川大现在选择了保张薇的处理立场,而后再根据“当事人谅解”“双方和解”等理据,从轻发落,也能够在纪律条文中讲得过去。
川大是懂得处分的弹性的,所以它的“精明”之处在于,只追究张薇的具体行为,而回避张薇所作所为的社会影响。川大“留一手”的处分只针对她的行为,有诬陷但被谅解,至于她引导的污名化及网暴,川大假装看不见——或许川大认为,既然有处分,不管高低,就算是回应舆论了。
对于川大的处分决定,网民的不满也很清楚,认为张薇的恶劣影响,值得一个开除处分,这是一个普遍的期待,希望川大“不负所望”。显然,川大没有被舆论“绑架”,作出了自认为可以向社会交代的具体处分。在这里,川大与舆论中的主流意见分道扬镳,这对两下来说都不算是好消息。
川大的不开除决定,势必会被理解为不与恶劣的学生切割,学校就此被裹挟进了泼向张薇的骂声中。这种转移到川大校方的社会情绪,既指向川大的整体名誉,毕竟近期还有另外一起疑似利益输送发生在川大身上;同时,张薇所在的新闻学院也可能会被波及,为仍未消退的“新闻学值得报考与否”供应大辩论的材料。
网友对川大不忿,其实还因为一种普遍的失望。它的逻辑是,张薇诬陷偷拍的种种操作,践行的是网络激进女权的传播策略——这里所谓的激进女权跟真正的女权关系不大,它主要是指以维护女性权益为名,制造和挑拨性别对立,从而争取流量利益。网民认为,川大应当为削弱这一网络暴力模式做出贡献。
换言之,对于学生张薇发动的这一具体攻击,因为更多地利用了不健康的导流方式,造成了也许是暂时但广泛的社会乱象,网民认为川大有更大的义务“消除”其社会负面影响——机会就是利用对张薇的处分,来表达川大对性别对立、对激进女权、对网络暴力的态度,这是对川大公共品格的要求,不算苛求。
所以,张薇的处分一出来,网上一片嘘声。排除其中吃瓜看戏的部分,正确的理解是:社会大众不认为川大通过该处分表达了一座知名大学理应具备的公共素质。进一步说,张薇诬陷偷拍一事的公共价值,即使在川大介入后,依旧没有得到发掘并尊重。人们以为大学精神能让川大回应公共焦虑,但川大没完成任务。
川大完成了保护一名德行有亏的学生的任务,但川大对社会期待的公共品德的张扬不置可否,至少没有坚决、彻底地朝向这个方向。处分通报可见,它的措辞、问题意识等全部局限在学校内部,倾向非常明显,两耳不闻窗外事,将处分张薇“缩减”为川大的校内事务,而不是大学要对社会问题发言的机会。
就此而言,从张薇所受的具体处分及川大对该处分的修辞,可以预见,舆论继续责备川大,已经不再是与张薇的“私仇”使然,而是针对川大公共精神在意识与行动上的欠缺。即使以高校处分偷窥、造黄谣的一般涉及性别的案例看, ,川大在平衡校规与张薇的校外诬陷上,显见无法自洽的摇摆之态。
--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