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动中,重新发现城市
不管你热爱什么运动,只要用心去生活,你总能成为潮流中的一分子。

如果你是个足够细心的人,你会发现,你所在的城市正发生着新的变化:体育公园日渐增多,球场的上空回荡着进球后的欢呼。
街边的小广场上,踩着滑板练习新鲜招式的年轻人也明显多了起来。
在面积不大的绿地里,也不乏抛掷着飞盘的男男女女……一时间,运动成了各个城市最通用的语言。
过去的半年里,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项热门运动进入主流视野。
2022年年初,在冬奥会的带动下,人们纷纷踏入雪场,从高台上俯冲下来的那一瞬,人们感受着独属于冬天的速度与激情。
居家时无法接触自然的人们,又探寻到了新的运动方式——跟着抖音里的刘畊宏,跳起了燃脂操。
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共计近7000万名用户在抖音关注了刘畊宏的账号。
光是在4月21日,刘畊宏的账号便涨粉920万人,当天直播间的观看量超过5700万人次。
为了跟上《本草纲目》的节奏,大家在室内挥汗如雨,原本有些低落的情绪,好像也随着高强度的蹦跳而烟消云散了。
等到天气回暖,户外则成了人们最理想的运动空间。
城市街道上,各色自行车成了主角。
不论是穿戴整齐的专业骑行者,还是蹬着共享单车的爱好者,都挂着满足的微笑,享受着惬意的骑行时刻。
当然,也有喜静的人,在公园的水边支起帐篷,和三两好友打上一会儿球,感到疲乏时,就回到桌边煮咖啡、烧烤。
运动,就这样自然地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01
悄然兴起的小众运动
谈及运动,年轻人始终是这个领域的生力军。
每一次潮流的诞生,都离不开他们的助推。
过去,人们偏好在特定的体育场地进行锻炼,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是接受度相对较高的几类运动。
而到了现在,运动正突破场地的限制,吸引着更多人参与。
在这样的趋向之下,一些小众运动应运而生,充实着人们的业余生活。
从今年春季开始,飞盘、陆冲、腰旗橄榄球、桨板等一个接一个地蹿红。
这些本来鲜有耳闻的运动方式,走入了日常生活,也成了“新城市运动”的代表。
根据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所发布的《2022抖音夏日潮流新趋势报告》,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从今年3月起,与这几项运动有关的视频内容呈指数级上升。
这些追求个性与新鲜的小众运动,为什么会在这个夏季突然受到人们青睐?
飞盘和腰旗橄榄球的走红,与这两项运动的门槛不高有很大的关联。
它们对于场地和器材的要求非常低,绿地、小广场,乃至楼下的石板路,都可以成为运动的场地。
而想要组一局比赛,完全不需要绞尽脑汁地去呼朋引伴,少至2个人,多至20个人,都能够参与其中。
上手简单、随想随玩,是它们博取人们喜爱的最大特质。
与传统运动相比,飞盘和腰旗橄榄球的冲撞性与对抗性并不算强,但娱乐感与趣味性却没有明显的损失。
对于终日为工作奔波的个体而言,这两项“男女通吃”的运动,还提供了极佳的社交渠道——扔完飞盘,合个影,聊聊天,再聚个餐,除了锻炼身体,也能在每一次投掷和追接的动作中,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如果对群体运动兴致不高,陆冲和桨板或许是寻找内心安宁的运动方式。
与双翘板有所区别的是,玩家在陆冲时无须反复蹬地,只要通过向身体的重心施压,晃动躯干,就能够在陆地之上体会到海上冲浪的感觉。
在出行相对受限的当下,我们无法直接亲近大海,但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得到足够的慰藉。
不少人打趣说,陆冲是“中年人的扭扭乐”,可实际上,在《2022抖音夏日潮流新趋势报告》中,我们发现,该项运动的参与者,以24—30岁的青年群体为主,而在性别上,女性玩家几乎是男性玩家的1.7倍。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扭转了人们对于陆冲的刻板印象。
与陆冲这项街头运动相比,桨板对场地的要求略高。
不过,纵使是再干热的城市,也总能找到那么一两条适合下水的河流。
在这个全国普遍炎热的夏季,踏上桨板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在桨板之上,你可以保持跪姿或站姿,技术足够娴熟的话,还可以在桨板上做瑜伽,甚至和同伴来一场竞速。
无论是朴实的玩法,还是花哨的解锁方式,都能让人在酷热的夏季收获运动的快感。
而在水道里漂流向前的过程,也让这项运动的爱好者们,得以获得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自己所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与此同时,抖音上运动类直播间的观看人次也呈现逐月增加的趋势,到了7月,总观看次数已超过38亿次。
这足以让人窥见人们对于运动的热爱,不管是亲自上场,还是线上观战,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享受着这个“暴汗”的夏日。
02
城市做好准备了吗?
一项运动能够兴起,除了有众多参与者之外,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必不可少。
拿骑行来说,城市内是否有足量的自行车道?如果有的话,它是否能与机动车道一样享有充分的路权?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
德国的柏林早在十几年前就成了面积最大的自行车友好城市。
2013年,每天在柏林市区内骑自行车的人数达到了50万人。
城市内,近七成人拥有自己的单车。

庞大的单车基数,催生了一套独立运作的骑行道路系统。
当人们徜徉在自行车主干道上时,快乐也自然随之而来。
2017年,中国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在厦门投入使用。
如今,中国的骑行风潮再次袭来,相信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自行车道的建设也会提上日程。
最近几年,快节奏的生活也使散步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休闲活动。
在这个趋向下,口袋公园开始流行。所谓口袋公园,是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
它们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直接为当地居民服务。
这些公园往往面积不大,但却“五脏俱全”,流水、树木、健身步道,都是组成它的重要元素。
人们可以在当中歇脚,也可以在长椅上一边进食一边阅读。
当然,带着家里的孩子出来的话,口袋公园也能充当一处遛娃的胜地。
它不但是人们健身的好去处,也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那份向往。
事实上,人们始终对充满野趣的城市空间充满好感。
据《2022抖音夏日潮流新趋势报告》的数据,自然景观和公园广场已是打卡量高且增速快的两类游玩地点。
为了更好地体验这份快乐,人们也纷纷将车开出城市,抵达自然景色更加秀丽的郊野。
在天气回暖之后,更是有不少人驾驶车辆,踏上更远的旅程。
他们逃出烦冗的工作,在路上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2022抖音夏日潮流新趋势报告》数据显示,以自然风光闻名的西南地区(西藏自治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是人们最热衷的目的地。
独库公路、西北大环线这些自驾游路线也收获了众多拥趸。对于出城意愿不强的人来说,水上运动则是消暑的绝佳“利器”。
泡在清凉的水中,一方面能抵挡夏日的热浪,另一方面,也能在一次次水上游戏里,完成与朋友或家人的互动。
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数据显示,通过对比6—7月和1—2月的数据,水上乐园和水上体验的打卡量分别增加了326%和209%。
不论是开上车向城外“出逃”,还是在水中感受清凉,只要愿意留心观察,你总能发掘城市里的各色运动。
它们的参与者,可能是泳池里戏水的少年,可能是公园里刚下班就换上跑步装备的白领,也可能是清晨起床在空地上抽打鞭子的老年人。
他们各得其乐,迸发最本真的热情与活力。城市给予了人们诸多活动空间。而人们也通过不同种类的运动,塑造着自己所在的城市。
03
当运动成为生活常态
如果你是一个社交媒体的重度用户,相信你在浏览信息时,常会发现照片里有这样的组合:帐篷、草坪、燃气炉、咖啡壶……
这些户外元素,每一个都与露营息息相关。
最近两年,露营不再是属于少数年轻人的户外运动,当下,很多城市里的人都会通过这种方式追寻自然野趣。
在抖音平台上,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趋势。
在露营兴趣用户中,性别分布较为均衡,在年龄上,31—40岁群体占比更高,这些用户有六成来自新一线和二三线城市。
露营能够变得日常化,其背后的原因是多元的。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不少人的旅行计划被迫搁置,当长途出游无法实现,近郊自然就成了旅行的重要目的地。
在湖畔、草场、海边,人们都可以支起帐篷,一边野餐,一边谈天说地。另一方面,久居城市难免会让人们产生倦怠感,这激发着人们对户外的渴望。
在露营的过程中,社交和工作压力不复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对内心的疗愈。
在这股风潮之下,亲子露营和家庭露营成了露营活动中的重要场景。
《2022抖音夏日潮流新趋势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与前者相关的内容累计播放量超7亿次,而家庭露营类内容累计播放量也超过了3亿次。
此外,对于这项运动的爱好者来说,露营产品的选择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据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的判断,户外出行需求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关,一线城市对露营装备的购买力更强。
而在具体的产品层面,除了户外服装、洗漱清洁用品、盛水容器等必要装备外,防晒衣、冲锋衣裤等防止皮肤受损的衣物也是人们所选的热门产品。
我们注意到,露营已从最初的小众兴趣,蜕变成了如今普遍的日常活动,同时也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快速崛起。
事实上,很多主流运动都经过了这样的发展阶段。
它们在不断向前的过程中,赋予人们生机与活力,也让人们有新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城市生活。
日前,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发布了《2022抖音夏日潮流新趋势报告》,对这个夏日所流行的潮流趋势进行了相应的梳理。
围绕运动,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为我们具体诠释了“小众运动的流行和大众运动的新方式”“自驾游热潮在夏季更显著”“精致露营是追求生活品质的表现”等内容。
除此之外,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还为我们呈现了夏日独有的快乐体验。
譬如,夏日的夜宵场合中,烧烤和啤酒是“顶流”;在这个夏天,丽人、美容美体相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平日,我们是这些活动的参与者,这一次,通过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明晰的数据盘点,我们能够抽离固有的视角,重新发现城市里的新潮流,并且窥见每个人生活上的变化。
这也启示着我们,不管你身处何地,做着什么运动,过着什么生活,只要用心去感受,你总能成为潮流中的一分子。
作者:L
新周刊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