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备考-内科-呼吸科-哮喘
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咳嗽,常在夜间、清晨发作或加重,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病理特点:
气道慢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参与)
发病机制:
抗原物质作用于气道-单核细胞、T细胞产生前炎症因子(Il-4 Il-5)—作用于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产生炎症因子—组胺和白三烯
组胺-肥大细胞释放颗粒,作用迅速 15min起效
白三烯-作用缓慢 6-12小时;平滑肌痉挛、上皮破坏神经末梢裸露、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腺体分泌增加、气道纤维化(气道重建)
哮喘的两大特点:
气道受阻-平滑肌痉挛、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腺体分泌增加
气道高反应性-上皮破坏神经末梢裸露
哮喘的临床表现:
症状:
气道受阻-发作性、可逆性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咳嗽;严重时端坐呼吸、咳白色泡沫痰;早上重下午轻、支气管扩张剂可缓解
气道高反应性-过敏原、冷空气、油烟、香水等可以诱发哮喘发作
体征:
广泛的哮鸣音、呼气延长
辅助检查:
肺功能:
FEV1降低、FVC降低、FEV1/FVC降低、PEF降低;FRC增加、TLC增加;
对于有症状的病人测量FEV1<80%,
舒张试验-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后FEV1提高15%且提高200ml
激发试验-肺功能正常的病人进行气道激发试验,预备β2受体激动剂和激素;吸入组胺后测量FEV1降低20%时的药物浓度,正常人为>12.8mmol,哮喘病人1.6-3.2mmol
血气:
早期PaO2降低、PaCO2降低;PaO2降低、PaCO2提高是病情严重的标志;
分期:
急性发作期-
缓解期-不论是否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w;
诊断:
反复发作的咳嗽、呼吸困难、胸闷、哮鸣音、呼气延长;
多与接触刺激因素相关(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刺激因素);
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
3个阳性之一: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PEF日变异率>20%;

鉴别诊断:
心源性哮喘-有心脏病史、咳粉红色泡沫痰、肺底细湿罗音、CXR见心影扩大、蝴蝶型肺水肿;可以先用茶碱缓解症状,诊断不明时不用吗啡;坐起好转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咳痰、喘息,进行性加重,肺气肿体征,气道狭窄不可逆,不是发作症状;
肺癌-肿物压迫气道可以出现喘憋,进行性加重,无发作性表现,有肺癌的其他表现,血痰、CXR等;
哮喘的治疗:
用于治疗哮喘的药物:
扩张支气管:酸中毒可降低支气管扩张剂的作用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多用手持雾化定量吸入,扩支气管作用最强、起效最快5-10min、有效4-6h;作为缓解症状的药物,发作时使用,不能长期常规使用,用的时间长了可出现耐药,代谢产物有收缩支气管的作用;由于有效时间短,不用于夜间哮喘;舒喘灵、搏利康尼(肾上腺素衍生物)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多用手持雾化定量吸入,有效6-12小时,每天2次,与激素联合用药;帮备
抗胆碱药物:多用手持雾化定量吸入,扩张支气管、降低迷走张力、抑制腺体分泌;起效慢、半衰期长;慢性支气管炎的首选药物,常与和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因为两者作用机制互补;异丙托溴氨(爱全乐气雾剂)
茶碱:治疗窗窄,最好监测血药浓度5-15ug/ml;容易受到其他药物的影响,不能静脉注射、不能静脉口服同时给药、<1g/d;多用缓释片、小剂量作为激素的辅助用药;重度哮喘时可以i.v.drip
抗炎药物:
糖皮质激素:吸入激素是长期抗炎的首选,必可酮和普米克,连续规律吸入一周后才能见效,为减少副作用(口腔念珠菌病)吸入后漱口、用小剂量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控释茶碱;可促进B受体数目;
色苷酸钠-抑制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可预防发作;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控制不好时加用;心功能不良,不能耐受激素和β2受体激动、茶碱的患者可以使用;阿喘;定位于辅助药物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支气管扩张: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物 雾化吸入
抗炎:甲强龙 80mg bid iv drip 3-5d;口服强的松 10-15mg bid 3-5d;激素吸入治疗;
吸氧、补液(3000-4000ml/d)患者由于缺氧导致多汗、喘息导致呼吸道挥发增加、水的摄入减少
慢性持续的治疗:适级、早期、联合、终身
间歇发作:仅用β2受体激动剂(发作时使用)
轻度、中度、重度:必须进行抗炎治疗,GC只能在好的基础上维持不发作,已经发作了只能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缓解不能指望激素缓解;长期吸入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为治疗的一线药物(有一种药已经做成了合剂);随着病情的加重激素剂量增加;效果不良可以再加用茶碱、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而不要增加激素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