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地理830初试经验分享
希望这篇经验贴能够对所有想考北师大地理专业的学弟学妹一点帮助。
0、序
首先向所有看到这篇经验贴的学弟学妹分享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北师大地理的专业课考试可以回答与自己考的专业不一致的问题,只要回答正确,也会给分。
北师大的专业课是自命题形式,题型分为3大类,分别是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其中,名词解释共7道,2道必答,5道选答,每道题5分,共35分。简答题共5道,其中必答题2道,各10分,选答题3道,各15分,总共65分。论述题共2道,两道都是选答题,每道25分,共50分。
必答题是指定题目,考察自然地理的相关内容,出题点主要在第四版伍光合《自然地理学》的第1、8章;而选答题是从不同专业方向的题目中挑选自己有把握的作答,比如说,名词解释的选答中,会有7道自然地理方向,5道人文地理方向,5道地信方向,共计17道题,你需要从中挑选5道你最有把握的,比如你考人文地理方向,但是5道人文的题你只会3道,那么剩下2道你可以选择自然地理或者地信的题,评卷时这2道题也会给分,计入总成绩。
如果你是打算考人文或者地信,但是专业课开始的比较晚,那么不妨考虑多背背《自然地理学》,性价比更高哦。
一、个人基本情况
本科院校:河南某双非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一志愿: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专业
初试成绩:政治52、英语70+、数学三120+、专业课120+

二、为什么没有报人文地理而是选择自然地理?
原因有三:
首先,我对未来很迷茫,不确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我是一名理科生,高考调剂到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我本身对地理虽然不厌恶,但是也说不上多么热爱。在大学四年,我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专业,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考研,是我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其次,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对规划设计,准确来说是CAD深恶痛绝,我这辈子都不希望再体验一次通宵画图了。
最后,是因为自然地理上岸难度较低,我详细对比了北师大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专业的分数线、招生人数、参考书目。
从分数线上来看,地信的复试线最高,人文其次,自然最低;从统考招生人数上来看,自然地理最多,大约13人左右,人文、地信都是9人左右;从参考书目上来看,人文地理需要背4本书,分别是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背诵任务最重,地信需要准备3本书,自然地理学、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而自然地理只需要准备2本,分别是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 而且,根据我的个人经验,综合自然地理学没有怎么出,基本上都是自然地理学的内容,也就是说,你只需要准备一本,这对于不擅长背诵的我来说无疑是超级利好。
再结合对自身实力的评估,综合考虑之下,我最终确认报考北师大的自然地理专业,今年侥幸上岸。
三、关于公共课
(一)、政治
我的政治成绩很低,只有52,在一众上岸人员中,排名倒数第一,我政治确实发挥的不好,肖四只背了前两套,考试的时候主观题基本上全是抄的材料。
政治方面如何复习,我就不误人子弟了,毕竟我是少有的反面教材。但是大家也不必过于焦虑,我考的是北京,北京众所周知的公共课压分严重,而且大题我全抄材料最后也能拿到52,大家好好背肖四,我个人感觉拿个55分,或者说60分应该不是问题。
(二)、英语
我的情况:大三过了四六级,四级470,六级450,不是很擅长英语。
我的建议: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单词是重中之重,技巧只是锦上添花。单词要过4轮以上,无限循环背诵到考前,后期时间不够用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背(比如走路,吃饭等等),一定不要停!!!
学习资料:考研真相,非常适合我这种语法学的差,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解析非常详实。
网课:阅读推荐唐迟和颉斌斌,看你自己更适合哪个老师的风格,我是一开始跟的唐迟,后来跟的颉斌斌,之后就一直跟颉斌斌学完型、新题型、作文跟到了最后。颉斌斌老师的口碑比较两级分化,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数学
北师大考的是数学三,在数学的学习上我走了很多弯路,我先后听过汤家凤、张宇、武忠祥、李永乐的视频课,刷了很多题,比如汤家凤的1800,张宇1000题,李林的880,108还有武忠祥的660也写了一部分。一开始我是在走题海战术,但是我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很少二次、三次回顾自己的错题,这就导致虽然我刷了很多题,但是实际上的进步并不明显,在此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训,不要贪多,不要想搞题海战术,把每一道错题弄懂才是正途!
高数:推荐武忠祥,武老师的讲课风格是深入浅出,比较适合基础一般的人。
线代:推荐李永乐,李永乐老师在讲题的时候,一般不会跳步骤,会讲的很详细,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说非常合适。
概率论:推荐余炳森,余丙森这位老师的课比较适合刚入门的同学,他讲课条理清晰,也有层次感,不过他讲课偏注重基础,耐心不够的同学可能就不太喜欢。
习题集:推荐李林的880和108。其实李林老师最早出名的,其实是四套卷和六套卷,出题风格和难度与真题相似,不偏不倚,可以说你做四套卷和六套卷大概多少分,你考研成绩也就多少分。880和108基本上是没有重复,这两个书的区别就是880主要讲究全面,用于考研的训练使用;而108是总结性质的,所以就删掉了简单题,主要就是高频的考点。
模拟卷:李林六套卷、四套卷,李林老师的卷子比较好,其他老师的也可以刷,但是不用过于在意分数,张宇的卷子出题思路和命题人不太一样,比较新颖,这就导致你经常没思路,汤家凤的卷子计算量比较大,经常容易算不出来或计算出错。武忠祥老师和李永乐老师的卷子我没有写,当时快递停运了,送不进来。
四、关于专业课
(一)什么时候开始复习专业课?
专业课的复习,现在就要开始,专业课越早越好,我是三月初开始背专业课的,前期一天看一小时课,然后背两个小时书,一天三个小时,中后期三小时纯背诵,我的专业课是背了至少8遍,再往后就没有数了。
(二)背诵时间安排
专业课的背诵,我是安排在晚上7点到10点,这样洗漱完,晚上睡觉的时候,你可以回顾一下专业课的内容,比如说背的哪一章,背的哪几道题,参考答案是什么。
(三)如何背书?
背书也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但是这些方法技巧的基础只有两个字,重复,背书是一个很枯燥乏味的过程,而且很痛苦,尤其是在前三遍背诵的时候,你会发现题目你有印象,但是答案你忘得差不多了,你会很焦虑,你会怀疑自己,你会觉得自己很笨,你甚至会觉得自己考不上了。但是,前三遍,记不住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我在第五遍,第六遍时,有些知识点还是会忘,你能做的,就是再记忆一次。慢慢的你会发现,你背书越背越快,我第一遍背诵用了2个月,那本书一共8章平均一章用了两个星期,第二遍用了一个月,第三遍更短,到第8遍的时候,我一个星期就可以过完。这就是重复的力量,重复是背书的最基础的方法。推荐一个B站UP主,青宁书生,他有系统的介绍一些自己的背书方法、背书心得,也会在考研后期出一些政治带背视频,对背书比较迷茫的小伙伴可以看看他的视频,理一下思路。
背书的时候,你可以用荧光笔划一些关键词,比分说名词、动词、“的”后面的词,然后去理解每句话的逻辑,分析具体过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如果你能用自己的话,把参考答案的逻辑顺下来,那么哪怕你的用词不是很专业,至少也能获得一个基础分,用自己的话顺下来之后,再考虑规范专业术语。
五、关于心态
考研是一个时刻与自己的惰性作斗争的过程,希望大家可以战胜自己,坚持到底,成功上岸!
在此,分享我个人的一份亲身经历,在22年12月18号,也就是考前一星期,我不幸感染新冠,在床上躺了三天,一点没有复习。退烧后,我几乎把全部的时间投入在政治的背诵当中,勉强背完了肖四前两套,就这样,我上了考场。
24上午,在写政治大题的时候,我发现我背的前两套,只出现了一道5分的小题,只有这一道题我会写,剩下的45分大题,我全部抄的材料。
24下午,英语正常发挥。
24晚,我开始焦虑自己的政治分数,担心自己过不了线,晚上的时间我用来背数学公式,翻看错题。
25上午,考数学时,有一道12分的证明题我没有思路,空在了那里,我一直在纠结它是不是用中值定理,以至于本可以用来检查的时间白白浪费,直到交卷出考场,听见别人讨论那道题,我才意识到,这道题应该用泰勒展开。
25中午,由于前几场自己糟糕的表现,加上我不确定我的专业课真实水平,我一度崩溃,想要放弃,差点弃考。但是最后,我对自己说,都走到最后一步了,哪怕就算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至少也要看看卷子长什么样吧?
就这样,我鼓起勇气,参加了专业课考试。
如果我当时选择了放弃,那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拟录取。考研是一条很艰难的路,种种心酸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你选择了这条路,我希望你,能够坚持到底。
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