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人的8.6分,只有出手才能有这样的震撼 重回地球
纪录片《中国》播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看完这部由《河西走廊》原班人马打造的《中国》以后,除了牛!再也寻不出第二个夸赞这部纪录片的词句,而今天也想给大家聊一聊,这部一出手,就给人带来极致美感,给人带来极致震撼的纪录片《中国》!《重回地球》
一,近乎白描的讲述了那个大时代!
中国灿烂文化五千年,即便是诸如项羽、刘邦之类的人物,在史书上也只留下了简短几页。
而诸如那些诸子百家、那些文人墨客,更是很难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只言片语。
我们总觉得历史离我们很远,我们总觉得历史有点不真实,而这部纪录片却用白描的笔触,给我们真实的呈现了那么一个辉煌灿烂的大时代。
在那个大时代里,有孔子、有老子、有李斯、有韩非子。
孔子其人,50岁了,门生满天下,但是他还是享受着东奔西跑的日子。有时会遭遇兵险,有时会遭遇饥渴,有时会衣衫褴褛的走在无边的旷野里,可能我们会觉得他很傻,但是当我们真正明白了孔子心中所想是这天下苍生,心中所念是这千秋万代的儒家传承。
其实也就能理解孔子这种近乎殉道者的虔诚,他的一生是凄苦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
而这也是这部纪录片,最厉害之处,只用了简单几个镜头,不发一言,就把诸子百家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全景式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每一个为了中华文明而付出的人,每一个为了心中理想之光而前行的人,正是这些人构成了我们中华文明的根!
哲学上总在讨论:“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而这部纪录片,似乎只用简单几集就给出了我们想要的那个答案。
二,不造神,只讲人!
我们的历史有一个习惯,总喜欢把一些我们解释不清楚的事情,讲的神乎其神。
但是这部纪录片却打破了这个习惯,第一次真实的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比如讲到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一段的时候。
不管是史书还是后世儒生的记录里写的都是秦始皇如何残暴,如何残忍。
但是在这部《中国》里,却从根上给我们解释了为什么秦始皇要烧掉天下所有无关的书籍,其实就是为了加强专制统治;
至于儒生们诬陷秦始皇坑杀儒生一事也是无稽之谈,因为秦始皇杀的不过是那些蒙骗他的方士。
只不过是因为秦始皇得罪了那些读书人,就遭到了读书人几千年的诬陷。
如果我们只读书上写的,其实可能就错怪了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毕竟他的丰功伟绩确实数不胜数,打败匈奴也好,修建长城也好,抑或是书同文、车同轨也好。
都是秦始皇为中华文明打下的千古基业,只不过在书里他确实被妖魔化了。
第二个有意思的历史人物就是和秦始皇有些类似的隋文帝杨坚了,在历史演义里,杨坚的角色属性都被故意弱化了。
但是在我看了《中国》以后,才发现隋文帝比起秦始皇来,也算是千古一帝。
一个最厉害之处,那就是他结束了中国自北魏以来近四百多年的分崩离析,二个是他瓦解了突厥,甚至还逼着突厥人称臣。
当然除开这些军事上的才华以外,杨坚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大概还是他和独孤皇后的爱情。
从少年,到老年,这一对璧人携手走过了四十多年,他们一起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他们一起为了这个理想的国度而奋斗,这是最纯真的爱情,也是最极致的浪漫。
当然除开这些大人物的故事以外,这部纪录片也给我们讲了一些小人物的故事,比如敦煌李巧儿和丈夫翟生离婚的故事,也是让我叹服。
就因为李巧儿觉得婚后和丈夫没有感情了,她就提出了离婚,而翟生居然还答应了,毕竟在历史上写下了最优美的《放妻书》: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这是那个时代的自信,也是那个时代的大度。
而这也正我最向往的盛世大唐!
三,每一帧都是电影级别的屏保!
东方电影美学,曾经有一个巅峰,那就是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但是如果你看过这部纪录片《中国》。
就会发现这纪录片的每一帧都堪比《卧虎藏龙》带来的视觉冲击,比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秦始皇尽收天下兵器在咸阳宫外铸下十二座铜人时的画面。
秦始皇打头,所有的大臣都站在他的身后看着,这种紧凑感,这种黑色系带来的震撼感和压迫感瞬间就让人不寒而栗。
再比如李斯决定出山时,他往天空之中扔出一颗石子,而从俯视的角度,他看到了自己的命运就如同这颗石子一般,一眼就能看到命运。
再比如到了唐朝这一盛世篇章的时候,导演又用了类似画布似的布景,为我们重现了唐朝那个雍容华贵,盛世景象。
讲真的,光看这种布景创意,光看这种结构布局,其实就能看出这部纪录片的用心和实力。
当然作为一部历史纪录片,这部《中国》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编剧和导演们用一种现代年轻人更能接受的表现手法,为我们重现了那段灿烂的历史,那段远古的记忆。
所以总体而言,这次芒果台出品的这部《中国》确实称得上神作二字,而一向以娱乐立台的湖南卫视这把也确实赌对了。
至少豆瓣8.6的超高评分,已经说明了这部纪录片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