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激光制导炮弹能打出狙击步枪的精度,远距离“爆头”成为现实

2023-04-27 13:35 作者:包明说  | 我要投稿

炮兵被称为战争之神,是陆军的主要压制火力。传统火炮的精度很差,哪怕是比较准的身管火炮,炮弹飞行几十公里后,误差达到上百米是常事。

所以,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制导炮弹,包括卫星制导、激光制导、末敏弹,等等。其中激光制导炮弹因为可以打击时敏目标,所以受到各国军队的重视。

激光制导炮弹的使用方法和激光制导炸弹一样,通过侦察兵、无人机或者其他平台,用一束激光照射目标,导引头就追踪目标上的光斑飞行,直至命中。激光制导的精度比较高,误差只有1米左右。这对于传统概念上的制导武器,基本上已经是极限了。


外电报道,中国的科研人员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让激光制导炮弹直接命中人体大小的目标,这要求命中精度要达到分米级才能实现。炮弹在发射的时候,需要承受一万四千多倍的重力加速度,一般的电子元器件根本承受不住,必须采用加固元器件。

但是这种加固元器件的计算性能要差一些。作为激光制导炮弹,如果算力不足,弹头上的计算机就要放弃反射激光里的很多信息,这就会影响命中精度。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往往可以通过简单的现象,结合自己的智慧,对事物做出精确的判断。

所以,用人工智能算法,就可以在性能比较差的加固元器件上,进一步提高精度。


可能有网友会说,何必这样麻烦。既然精度都达到1米了,加上炮弹的杀伤半径,还不够摧毁目标吗?

要知道,155毫米炮弹的杀伤半径达到几十米。如果在距离目标1米的地方爆炸,除非是坦克或者钢筋混凝土的工事,其他目标都会当场毁灭。再精确,还有必要吗?当然有必要。

如果进入巷战,使用人工智能的制导炮弹,可以比传统炮弹更有效、更准确地打击城市目标,可以减少平民伤亡。

美国的“忍者导弹”,是在海尔法反坦克导弹的基础上搞出来的。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经常需要直接清除某个具体的人。传统上,这都是狙击手的任务。但狙击步枪的射程只有几百米,最多也就是一千多米。


如果是大一点的城镇,狙击手需要事先埋伏进去,寻找合适的位置,等目标出现再击杀。得手之后,还要按照预定路线撤离,风险非常大。海尔法是一种激光制导的反坦克导弹,精度非常高,可以实现对目标的直接命中。

所以美军就把海尔法的爆炸性弹头拆掉,在弹体中间装上六片折叠刀,很像日本忍者的暗器,所以就叫忍者导弹。美军一旦发现目标的位置,就用无人机发射忍者导弹,空中飞行几千米之后,直接撞击目标乘坐的车辆。

导弹撞破顶棚之后,六片刀刃高速旋转,可以把目标切得粉碎。这种定点清除现场异常血腥,但也确实做到了不伤及无辜。


既然可以做到用激光制导炮弹来命中一个人体大小的目标,那就具备了新的手段来对台独首要分子实施斩首行动。炮弹的飞行速度比海尔法快得多,飞行距离也远得多。

155毫米炮弹中就算不装填炸药,靠自己的动能,也足够让一个人人间蒸发。用炮弹直接命中击毙敌军,在我军历史上是有战例的。最著名的就是在太行山里击毙日军指挥官阿部规秀中将,被八路军迫击炮弹直接命中头部。在场的日本战地记者形容为“就像用尺子量过一样”。

用大口径炮弹直接斩首台独头面人物,现场的视觉体验肯定是相当具有冲击力。而这种行动却不会伤及无辜,对于我们控制战争烈度,减小战争后遗症,减少战后重建难度,都是有意义的。

中国激光制导炮弹能打出狙击步枪的精度,远距离“爆头”成为现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