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济宁市实现古树名木精准化管理 735株一级古树有了身份证

2023-04-27 13:30 作者:掌上济宁  | 我要投稿

掌上济宁讯(记者 杨柳 通讯员 孙逢毅 杨成利)记者昨日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济宁市境内古树名木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主要分为三个等级,目前经过省级认定的一级古树共有735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近期,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对全市735株一级古树进行挂牌,让古树也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此次挂牌树种包括侧柏、圆柏、银杏、黄连木、槐树等,主要分布在曲阜“三孔”、邹城“三孟”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标识牌由省政府统一制作,牌上标注了古树的编号、等级、科属、树龄、相关介绍等信息,市民只需扫描保护牌上的二维码,就能详细了解古树的基本信息、生长状态等情况,对市民游客深入了解古树名木的信息、传承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方便管护人员开展巡查管养工作。

近年来,济宁市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积极创新林长制实践,多措并举探索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模式。我市按照《关于推行古树名木保护“树长制”的实施意见》,落实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树长责任,对所有古树名木逐一落实管护单位和具体管护人,建立责任明确、监管有力、责任到人的古树名木保护网格,确立树长522名,3万余株古树名木纳入“树长制”保护体系。并认真贯彻落实《济宁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要求,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认定建档工作,现已全部完成市域内一、二、三级古树认定建档,实现古树名木“一树一档”精准化管理。在古树名木的保护修复方面,我市摸排濒危衰弱古树名木,制定“一树一策”保护修复方案,通过加固围栏支撑、树洞封堵防腐、衰老单株复壮、设土壤透气孔等方式,开展古树名木修复试点。此外,建成启用古树名木资源管理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媒体技术,建立古树名木数据库,为每棵古树名木设置“一树一码”专属二维码,实现精细化、数字化、可视化的古树名木管理服务。

济宁市实现古树名木精准化管理 735株一级古树有了身份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