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胖东来超市受到热捧,你怎么看?
对于“胖东来现象”研究的人很多,实地去考察打卡的人也很多。尤其是现在小视频上关于胖东来的各种报道也是铺天盖地。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本人的现身说法也很多。我对于东来先生在胖东来的成功实践,以及他本人很多的现身说法都表示非常的欣赏。 对于胖东来现象,我个人的解读如下。 胖东来现象,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也不是一个突发的现象。胖东来这样一种成功的经营方式,以我个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的洛克菲勒创办标准石油公司时的做法。 当时,洛克菲勒采取的做法,一是提高员工的收入,使所有员工的收入普遍高于同行。二是坚持为市场提供质量最好的产品和最好的销售服务。不仅如此,当同时代的企业家卡内基向洛克菲勒请教“如何把一群普通人打造成一个超级优秀团队”时,洛克菲勒回答说:“在建设优秀团队方面,除了要给员工较高的收入,而在给予较高收入的同时,又能给所有员工送上一份尊重。”洛克菲勒进一步强调:“发生任何问题的时候,不是去想着怎么处罚员工,而是说怎么样共同去解决这个问题。不要抱怨员工,企业家应当承担对企业的全部责任,同时针对每一件具体的事情,每个员工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标准石油公司不允许存在推卸责任的找借口的行为。” 这些话听着是不是很耳熟?如果读者朋友仔细去看关于胖东来的那些小视频的观摩介绍,以及于东来本人的现身说法,你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的内容和做法,与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的作法,有本质上的相同之处。这并不是说于东来在学习洛克菲勒,甚至有可能他从来不知道有洛克菲勒和标准石油公司的存在。 这也印证了一个历史发展规律,就是企业家们在探索如何将一个企业的商誉和业绩做到完美的过程中,有可能他们最终会得出一样的结论,认知到同样的规律。 为了强调说明这一点,我还可以举出李嘉诚的例子。李嘉诚在晚年总结他的成功经验时,他就特别提到“要照顾好员工,不但要给予全体员工本人很好的待遇,还要考虑到让员工的家人能够衣食无忧,过上体面的生活”。李嘉诚感慨的说:“照顾好所有员工,照顾好员工的家庭,而且兼顾到员工退休后的生活,那么员工就会以很好责任心和热情回报公司,甚至在退休的前一天还极端认真的为企业做好最后一分钟的事。” 我们还可以回顾一下当年亨利福特创办福特汽车公司的例子。当初,也就是距今100年前,福特汽车的年销售量就达到上百万辆。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因为他采取了一个突破性的做法,他把员工的工资大幅的提高了。这甚至引来当时所有资本家的坚决反对,因为当时资本家的普遍做法是压榨员工,而不是给员工丰厚的报酬。福特的想法与之相反,他认为“当给予员工丰厚的报酬的时候,一方面可以从社会上招募到最好的人才,同时员工也会非常认真的为企业做事,以免失去这份工作。”福特更进一步的认为:“当企业给员工更高的报酬的时候,事实上也增加了社会整体购买力。因为职工们拿到更好的报酬,他们就更愿意去消费,也就拉动了社会经济繁荣。因为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最终需要大众买单,如果大众的收入不足,那么社会总体消费就不足,那么企业又怎么可能繁荣发展呢?”从这个意义上看,亨利福特的经营思想高度要更高一些。这也使得他同时代的大企业家对福特赞不绝口,例如,同时代的洛克菲勒就认为亨利福特是“当时的最伟大的企业家”。 像这样的案例其实是非常之多的。又例如,世界500强的松下电器公司,在创业成长阶段,当时日本的产业工人收入还只是美国的1/10,而且是没有周日休息制度,那个时候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提出“通过十年奋斗,使松下员工收入达到美国水平”,后来又提出“要实行六天工作制,八小时工作制”。这些承诺都如期实现了,松下公司也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而自称是松下幸之助的学生、被誉为当代日本经营之神的稻盛和夫多次亲口承认,他从松下幸之助身上学到很多。稻盛和夫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并且在晚年成功拯救了日本航空公司。在总结这一切的成功经验时,他提出最核心的成功法宝是“企业要给予企业全体员工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幸福”。这是他反反复复强调的,他也是这样做的。 通过上面的这些经典案例的分析总结,我们就可以理解胖东来这个企业(至少到目前为止)为什么会如此成功,如此赢得公众的青睐,如此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当我们透过众多的对胖东来的报道,以及于东来本人的现身说法,我们会注意到胖东来企业恰恰符合了前面所分析的那些优秀企业的共同根本特点。比如,给员工较高的报酬,爱护和尊重员工(周二闭店休息,反对加班,设立委屈奖,等等)啊。由于企业全体员工都受到了尊重,都给予了较高报酬,并且却要求他们百分百去承担起各自的服务顾客的责任,因此激发了员工服务顾客的各种奇思妙想,激发了他们在工作时间全心全意服务顾客的主动行为。所以在胖东来超市里面,所有细节都都做的非常完善,而且每天都更加的完善,因此给予了顾客非常完美的购物体验。这种做法和呈现出来的效果,与本文前面提到的洛克菲勒、亨利福特、李嘉诚、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等等的经营做法相比,不只是相似,而且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个本质是什么?我归纳总结一下。 第一,认识到企业的第一资源是全体员工,所以要善待全体员工,全体员工就会善待客户。第二,鼓励和支持员工百分百在岗位上承载服务客户的责任,那么员工就会在岗位上把面向客户的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完美,并且不断的加以改善。 第三,当企业善待员工,员工善待客户,而且在不断去改善,那么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客户不断的回过头来反复购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那么企业有更好的效益。企业也因此得到了整个供应链的支持,企业效益越来越好,员工收入以及他们所期待的前景也是越来越好。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只要这个良性循环仍然在继续,并且背后有着认同这样经营理念的企业家在继续执掌企业,那么我们就可以完全期望这个良性循环会继续下去。 最后,我祝愿望我们所有的企业家,从本文上述的案例分析中,去对照自己的企业是如何经营的?有哪些方面还可以做出根本性的改善? (兆古德雪的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