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格力成立预制菜公司,开始入驻“科技与狠活”的餐饮业?

2022-12-14 15:39 作者:企知道  | 我要投稿

预制菜近年来成为资本风口,据相关研究机构表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4196亿元,2026年预计将达万亿元。随着预制菜的热度“不断出圈”,这个万亿元的赛道,也吸引了格力电器等巨头的跨界入局。

格力成立新公司,跨界“预制菜”生意?

企知道查询显示,12月8日,珠海格力预制菜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经营范围包括供应链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包装专用设备制造、销售,农产品智能物流装备销售,电热食品加工设备销售等。股权信息显示,格力预制菜装备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法定代表人为董明珠,注册资本达5000万元人民币。

事实上,格力电器涉足预制菜赛道并不意外。早在今年9月份,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就出席了珠海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座谈会,并透露拟跨界入局预制菜的想法。

此外,格力电器依托在空调压缩机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已深耕与餐饮密切相关的冷链领域多年,并且在今年8月举办的重庆制冷展上,其还面向市场发布冷链新品-光伏直驱变频热氟融霜制冷机组,进一步加深了冷链市场的布局。

预制菜凭什么火起来?

实际上,所谓预制菜,通常是指以各类农、畜、禽、水产品为原辅料,配以各类辅料,通过现代化的标准规模化生产,对菜品原材料进行前期准备和制作,再进行封装的便捷菜品,类型上一般可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和即配食品。

在国内,预制菜的爆发,大致在2020年前后,彼时大家因为新冠疫情限制堂食以及经常性的封控管理,不得不进行线上办公、线上购物。由于预制菜即食、即热、即烹、即配的特性,消费者无需花费过多时间便能吃到食物,这也就导致人们的餐饮需求逐渐转向了预制菜。

而从购买的用户群体来看,目前预制菜的主流体验人群为80后、90后。他们由于租住、工作等压力,饮食习惯更倾向于便捷且能够节约时间的,更简约化。同时,单身经济、“宅”经济的到来,小家庭化的模式带来了新的餐桌需求,这也让“预制菜”有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餐饮新潮,诸多企业开启“跨界”

此前,京东发布了《2022年预制菜线上消费趋势洞察报告》,相关数据表明今年1月到10月,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了170%,其中26-45岁的用户成为购买预制菜的主力军,成交额占比达七成以上。可见,预制菜因需求出现,如今已逐渐成为餐饮潮流。

根据企知道数据显示,目前与预制菜相关可用的专利多达90项,商标申请达到268个,国内预制菜企业也已超过7.2万家,过去一年就新增注册4031家相关企业。除了上述格力电器正式成立预制菜公司之外,海尔、老板电器、京东、顺丰之前都表明想要布局预制菜行业的想法,希望撬动这个万亿市场。

而根据国内市场现状,当前国内的预制菜企业,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江苏、广东、安徽五个大省,各省份也出现了符合当地特色的领头企业。例如双汇成立餐饮事业部,推出家宴系列、筷乐星厨系列等预制菜产品,并且还会在漯河建立中华菜肴和中央厨房等,推进企业在预制菜业务上的发展;金龙鱼则选择在各地筹建中央厨房园区,产品将涵盖学生餐、营养餐、便当、以及预制菜等。

此外,在中国餐饮金饕奖“2022中国预制菜企业TOP50榜单”也不难发现,预制菜行业不乏有跨界者进入,包括广州酒店、全聚德、知味观等老字号,海欣食品、三全食品、思念等速冻食品生产商以及龙大美食、圣农发展、温氏食品等原料供应企业。

无论是传统餐饮企业、新消费品牌,还是像格力这样的新兴跨界者,它们对这一餐饮“蛋糕”的看好以及提前布局,让预制菜市场瞬间倍增,迅速进入消费者视野当中。

百家争鸣,预制菜行业规范急需确立

虽然有如此多的企业选择跨界布局预制菜赛道,但在消费市场,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首先预制菜的确是免去了买菜、洗菜等程序,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时间,但是由于预制菜是根据大多数人口味而调制的,并且已经被加热处理过一次,因此在口味、口感上,是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

其次,作为“科技与狠活”频出的餐饮业,预制菜在营养上也很难保证,而且很容易重油重盐,难以见到绿叶菜等素食。消费者如若长期以预制菜为主,必然导致身体病患的出现,甚至会增加慢性病的风险。

此外,对于现如今的预制菜赛道而言,太多的跨界企业意味着行业正处于“野蛮生长”阶段,这也让行业风险大大提高。特别是与人们健康安全息息相关的餐饮业,大量不知名品牌的出现,带给消费者的不是安心,而是不知所措及恐慌,连曾经做贷款公司的趣分期创始人罗敏也来掺一脚,可想而知该市场的混乱状态,急需确立相关行业规范、法律法规。

不过,从今年年中开始,全国各地已经陆续出台了多项预制菜行业相关标准,包括江苏省消保委联合国内20余家单位共同起草的全国首部《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山东的全国首个《预制菜通用设计实施指南》团体标准等,帮助整个行业市场逐渐脱离“蛮荒”,变得规范起来。

疫情的影响,给了预制菜发展的良机,但在野蛮生长之下,行业也该沉淀、冷静一番,除了相关行业法规的制定,相关餐饮经营者也要以食品安全为本心,从源头保障消费者的健康生命。当然,在百家争鸣的预制菜赛道,投资者也要谨慎投资,选择大企业、大品牌进行合作,消费者也要认准有保障的知名品牌,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格力成立预制菜公司,开始入驻“科技与狠活”的餐饮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