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今天咱们来解一篇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今天这节正好延伸了上面一节的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如果说上一节孔子说的是在对利,也就是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把控上,如何才能不激化社会矛盾。那么今天孔子则给我们指出了在一个人不智的社会中存在的两个乱象来。
我们先习惯性地看看朱熹咋翻译的。一个人既好勇又怨贫,就一定会作乱,指责不仁之人而使之无地自容,也会出乱子。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一看就有毛病,前言不搭后语,尤其是后边,连不仁之人都不能指责了吗?这个简直就是毁三观啊。
我们来拨乱反正。咱们先看看核心字,首先,“好勇疾贫”里的好勇意思就是耍横,好勇斗狠,这里疾贫的疾不是疾病,也不是抱怨,而是痛苦,困苦的意思。就好像我们说民间疾苦里的疾一样。疾贫就是以贫为疾,也就是因为贫穷而痛苦,困苦,也就是苦于贫穷。那么问题来了,苦于贫穷的是什么人啊?当然就是穷人了。所以这句话即使是省略了主语,大家也应该知道前面的这个好用,极品指的是社会中的穷人。
来,再看后边的人而不仁,疾之以甚,这句话牛逼了,从古至今,几乎没有人能理解对了。注意,这里的“疾”就不再和前面一样是痛苦、困苦的意思了,而变成了一个动词就是染病的意思。注意了,这个集和我们一般说的病可不一样。这里的疾主要指的是传染病,你看这个字是怎么写的?一个病字头里边一个矢,矢就是弓箭的意思。在甲骨文里就是好像一个人从腋下中箭的样子,就好比说在你不防备的情况下,一直冷箭射到你身上,然后让你一下子不能以正常的轨迹运行了,这种情况就叫做疾。
因此,在过去疾就是用来专治恶性传染病的,比如说伤寒瘟疫,比如说我们这次的疫情,这都是典型的疾。注意了这个疾一定是由外而感,而不是你身体本身的原因导致的,既然咱们都说到这了,那我就顺便把病也一块说一说。这个病字,你看里边是一个丙,在《易经》里头,丙是阳火,丁是阴火。在五行里,火主心,如果说疾是以心神以外的肉体,由于外界的攻击而出现了问题。那么病就是指的你的心神出问题了,所以在过去,疾好治,而病难医。
OK,说完了“疾”,我们再往后看,注意了,最难的地方来了,就是这个“甚”字。所有按照周朝以后的这个甚字的意思去解释的全部都错,记住在周朝的时候,这个“甚”字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特别的过分的享乐,也就是嗨皮过头的意思。疾之已甚的“已”在这里头,它是以的通假字,就是被的意思。如果这里没搞清楚,理解成了已经的“已”,那么这句话肯定就不可能理解对了,所以疾之已甚,正确的意思就是:某一些人被甚,也就是嗨皮过头过分享乐的这种传染病所传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被过分享乐的风气所传染。那么问题来了,这后半句话和前半句一样,依然没有主语啊。但是没关系,这就相当于是和尚头上的跳蚤,明摆着的,什么样的人才能有条件过分享乐呢?肯定不是穷人了吧?穷人连吃饭都成问题,就别说出去嗨皮了,对吧?当然了,只有富人才会。因此前面的这个人而不仁,疾之以甚,指的就都是富人,正好对应了前面的好勇疾贫的穷人。
现在我们再把这句话完整地翻译一遍,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乱也。孔子说了,穷人们都好勇斗狠,越穷越天不怕地不怕,穷恨穷恨的,而富人们又都为富不仁,被过分享乐的风气所互相传染,至今迷灯红酒绿的过分享乐之风盛行。这就是一个人不智的糟糕的社会,同时存在的两种乱象啊!
说到这儿,就立刻想到了那个一直号称世界警察的某国,不恰恰就是一出了事以后就露出原形了吗?穷人们都失业,没钱连饭都吃不上,只能靠政府救济,很多人走上街打砸抢,闹事,这不就是好勇疾贫吗?而平时所谓的他们那些个上流社会的有钱人们,资本家们过得又都是什么样的生活呢?纸醉金迷,醉生梦死,奢华糜烂,这不正是人而不仁,疾之以甚吗?你看看孔子说的人不至的社会的两个乱象,他们都存在。因此他们离完蛋也不远了。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这篇论语的正解版本,大家随缘取之。
关注我,我们一起把《论语》用正确的方式再打开一遍,解读论语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