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走进温蒂(三)
观前提醒:本文仅供参考,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意味,可能有过分解读,有错误欢迎指出,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咳咳,甲叠完了,先说些心里话吧。
这次文章的主体应该是会对于温蒂的第二套模组展开详细分析,因此我预期做不到之前的五千字……模组本身的内容也会包含在里面……有啥漏的,支持在评论区补充哦?
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吧。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如今所生活的这片大地充盈着混杂各种成分的介质,在泰拉,这类介质被统称作空气,和被液体介质充满的海洋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生活在伊比利亚内陆的阿戈尔,常会利用对介质的相似认知,制作这种可以在空气中随波逐流的小玩具。”
当罗德岛的干员们发现N.B.P.在舱室中飘来飘去的时候,温蒂用这样的回答来解释这种意义不明的设备的来历。
嗯,我们的温蒂小姐也是老谜语人了。
其实简单一点来说,温蒂的这么一大段话可以概括为解释其原理,所以你也可以说她“在用意义不明的话解释自己造的大概意义不明的设备。”
不过关于温蒂为什么要造出这个东西后面我会稍微解释,接着往下看——
“这是一种海洋中特有的风俗吗?”
温蒂沉默地看着缓缓荡回地面的设备。她突然有一种冲动,想告诉所有人,伊比利亚不完全如大多数人所想的那样只拥有海洋,它还拥有着广阔的、干燥的陆地。但即便在罗德岛,这个高度紧张且封锁的国度也已经给一些人留下了刻板的印象。
这一段是温蒂告诉了我们有关伊比利亚的地理——意在强调伊比利亚是“沿海国家”而不是“岛国”。从本人档案上开始,她似乎就一直很在意这个说法,她本人也希望至少罗德岛上能多一些人消除这份刻板印象。事实上,可以看出温蒂本人其实并非完全讨厌自己的故土,相反,她希望更多一些人能了解“伊比利亚王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至于现在的情况,她大概也只是讨厌那里的环境和一些不好的回忆罢了。
“其实我从未回到过海洋,也不那么了解阿戈尔。和你们一样,我也没有去过阿戈尔。虽然我是阿戈尔人,但是比起海边的礁石,我更熟悉内陆的风沙,晨雾和灌木。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跟着母亲用生物工程技术去治理那些荒漠化的土地,在野外工作的闲暇,她便会放飞这些玩具,让我们跟在后面追来追去,这并没有什特殊的意义,只是用来消磨时间。”
这句话事实上提供了不少的信息,首先我们来看这一句:“但是比起海边的礁石,我更熟悉内陆的风沙,晨雾和灌木。”
这是一个信息,意在表明温蒂家并不住在沿海地区,而是内陆。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排除现实中的一些比如巴塞罗那塞维利亚之类的沿海城市。而根据上述的一些信息可以推测出大概是在一个干旱的地方,以及下文所说的“荒漠化土地”等描述大概能推测出可能参考的故乡原型:
即西班牙王国安达卢西亚自治区阿尔梅里亚省


有人可能就要问了:你这阿尔梅里亚可是个沿海港口,不是说温蒂家在内陆吗?啊,是这样,所以温蒂的家自然不会在阿尔梅里亚的省会,而是欧洲唯一沙漠塔贝纳斯所在的同名市:

如果一定要从现实中找出一个与温蒂描述完全相符的地方,那就是这里了。就在刚刚我找到了一段有关安达卢西亚的历史:
“从公元711年开始,伊比利亚半岛这片土地又经历了一段伊斯兰教统治的历史。在长达数世纪的时间里,阿拉伯人给西班牙,尤其是西班牙南部地区,即今天的安达卢西亚,带来了农业技术、科学和植物学知识,促进了当地诗歌和文化的发展,这里即是哈里发国的首府所在地。安达卢西亚的名字也正是来源于阿拉伯语的Al-Andalus.”
有没有觉得这样的说法有点熟悉呢?另外科普一下农业技术和植物学知识也是生物工程的一部分,懂了吧()
事实上,温蒂的这一段话其实是解答了刚刚的两个问题:为什么造这个东西?念旧。以及她跟海洋其实没啥关系。
念旧是怎么回事呢?打个比方,现在的很多青少年(包括我自己)可能都会非常怀念 小时候那种无忧无虑的时光:啥都不用管,啥都不用想。或者你家的什么老宅被拆了,而几年后当你回想起那个地方或者路过时就会感慨。这就是念旧,而温蒂这时候的念旧则混合了以上两种的情感——怀念小时候阿戈尔人的地位还没有直线下降,怀念自己那时候还能幸福的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但现在温蒂的家族却受到了迫害,自己也再也回不到小时候那种幸福时光了。所以她念旧,而回到现实,温蒂也知道现状是没有比待在罗德岛更安逸的方法了,所以她就这样静寂了五年。(按这次活动的时间线其实已经是六年了)
她回想起了自己的故土伊比利亚。“大静谧”无情地改变了他们在伊比利亚的地位,登门“拜访”的审判庭禁止了她的家族“散布危险的阿戈尔技术”。但是对如今生活在伊比利亚的大多数阿戈尔人来说,“阿戈尔”只是一个愈发模糊的烙印。
“那个时候你们的仿生技术就已经达到这样的水平了吗?”
“你们看到的这个其实是我这些天做的仿生改进型,现在,它有在流沙里‘漂流’推进的能力,而且......多了一些缺点。”温蒂提起箱子离开了舱室。
只有温蒂自己知道,这个看起来像极了水中生物的改进型,已经失去了入水的能力。
第一段根本不需要解释。了解过相关的其实基本都能知道这些东西了,重要的是后两段。倒数第二段以我个人比较魔怔的解读来说,温蒂是在说这个造物,也是在说自己:上岸的阿戈尔人学会了他们在海洋中无法学到的东西,可同时却也没办法回到海洋了——或许已经失去了水下呼吸的能力。甚至深入内陆的阿戈尔人(包括她自己)大都忘却了海洋的模样,对那样的地方不再有认同感。
而最后一段,挑明了说大概是这样的意思:
“温蒂虽是阿戈尔人 ,却早已'失去了入水的能力',与那'亚特兰蒂斯'从无关系。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或许未来也没有。”
这会是一发信号弹,或许将预示着伊比利亚脱离深海剧情,开始“发展内陆”。这是否意味着鹰角会展开“真伊比利亚主线”呢?我们能否在明年看到这个泰拉唯一沿海国家的另一面呢?拭目以待吧

正文到这里就结束啦!不想听我讲别的东西留个赞就可以走了()
首先来说说温蒂本人吧。她其实是很守旧的那一派,整体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保守温和派左翼主义者,类似于阿连德那样的?这次的模组提到了一个在档案三中也提到的东西——伊比利亚刻板印象。而由于该段的相似度并不低我觉得我十分有理由怀疑档案三中的那一段是由温蒂本人亲自指导甚至亲笔撰写的。这也能对应上了解温蒂相对比较多的人所能知道的她——在罗德岛的权限相当高。
然后就是有关复辟的问题。温蒂十分怀念她不曾见过的“黄金时代”。而她本人又与审判庭有仇,所以如果开新伊比利亚线,那么温蒂回去就有两种可能 :
1,爷爷去世了
2,全国政变
除了以上两点外,大概不会再有什么事情能让温蒂暂离罗德岛了。因为她本人是非常安于现状的,“至少现在不会有比待在这更好了”,从对温蒂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她大概是这么想的。真想让她有剧情除非逼她出去或者写罗德岛。其他东西按走向对温蒂来说都不大可能。
另外就是留下的一个小疑问:温蒂精二立绘上面那几根柱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这个东西其实并不难解释,因为这是玛雅文明的图腾柱。现在你所能看到的大概在墨西哥地区的图腾柱是没有参考价值的,因为那些都是被西班牙殖民后翻新过的,而例会中出现的这种图腾柱则是玛雅古文明时期才有的低矮的木图腾柱。关于为什么精二立绘中有这样的东西,也可以参考我曾经发过的有关温蒂国家认同的文章。
然后就是以后请不要,至少不要在我的地盘上管温蒂叫女儿,或者认为温蒂未成年,谢谢(恐怖笑容)
不过嘛,要记住这只是一个理论,一个游戏理论,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