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1,中国是咋做到的?

2022-01-17 21:12 作者:霹雳火军事  | 我要投稿



 图为洋山四期


在过去的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箱,同比增长达8.1%,这已经是上海港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1,世界集装箱第一大港实至名归,在全球经济下行外加疫情侵扰的大环境下,中国是咋做到的?港口吞吐量是指1年间经水运输出、输入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单位为吨。



 图为上海港


本月初,上港集团公布了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详细数据再次引来外界的广泛关注,外贸集装箱超过3200万标箱同比增长约3%,内贸集装箱吞吐量超过630万标箱,同比增长约2.3%,国际中转箱吞吐量首破600万标箱,同比增长约13.4%,这样一整年全方位逆势增长无疑给疫情笼罩下新一年的外贸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外界都在好奇,上海港面对疫情形势下更加严格的检验检疫流程,为何吞吐量还能保持增长?其一,要归功于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投入使用,自2017年正式启用以来,洋山四期相较于其他的传统港口,所需人工降低70%,吞吐效率却足足提升至传统码头的213%,传统港口配载一艘船需要4小时,在洋山四期只需15分钟即可完成,原本洋山四期所配备的119台轨道吊需要119名操作人员同时在现场作业,在实现了自动化装配之后,只需9名操作人员远程监控操作系统运转即可,可谓事半功倍。



 图为轨道吊


其二,在全球疫情暴发后,洋山四期因其高度自动化无需人员接触的特点愈加成为上海港的中流砥柱,同时,在过去两年也是吞吐箱量的重要增长点,在此基础上,上港集团高层进一步利用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的优势产能,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内在此新增5台桥吊、11台轨道吊,使得洋山四期的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70万标准箱,占整个上海港全年产能的12.1%,较2020年洋山四期420万标准箱的成绩提高了35%,洋山四期高效的运转离不开ITOS智能操作管理系统,在这一技术领域,目前洋山四期相较于全国乃至全球其他全自动化码头都有着技术优势。 



图为上海自贸区


最后一点,在2021年,上海海关与南京海关、合肥海关、杭州海关等长三角直属海关共同探索出了“联动接卸”海关监管模式,即将辖区内其他港口作为上海港的接卸地,实施“联动接卸、视同一港”的整体监管措施,真正做到了进出口货物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便可一次放行,在程序上极大地提高了上海港的吞吐效率,除此之外,也得益于坐拥上海自贸区的区位优势,上海港在全球第一大港的位置上才能12年屹立不倒。如何快速安置货物、装卸货物,找到最优路径一直都是各国港口码头致力于提升的方向,上海港无疑用自己耀眼成绩为全球其他同行们提供了参考模板,也正是因为有“上海港”们的存在,中国的经济才能在后疫情时代独步于全球,率先实现复苏。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1,中国是咋做到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