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回顾HTC手机历史:没落真是因为“歧视大陆”吗?

2021-02-09 21:13 作者:zjsxq888  | 我要投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次提到HTC没落,都有不少人把它归咎于“歧视大陆消费者”,比如最近这篇新闻下面的评论:

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上面评论里提到的HTC One M9、HTC 10(评论者两个型号名都没写对)发布是2015、2016年的事,在此之前HTC是一帆风顺吗?而其他厂商各种“歧视中国/大陆消费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似乎也没见几家因此倒闭。HTC到底是怎么衰落的?


衰落早已开始

HTC最早只是一个代工厂,在2007年苹果推出了iPhone后,谷歌也很快推出了Android系统,而HTC也随着加入了Android的阵营。2008年HTC造出了全世界第一款安卓手机:HTC G1。在当时的手机市场环境下,这部手机光是预售就卖了150万部,HTC手机一炮而红。

随后HTC开始了它的“机海战术”,从2008年到2012年,HTC发布的手机数量超过50部,给HTC的销售带来了爆炸性的增长。这期间HTC推出了一些广受好评的机型,例如搭载了当时较为出色的Sense UI的HTC Hero:

Sense UI在早期安卓机中算是比较出色了

以及后来的刷机神器HTC HD2(不仅是安卓,还能刷WP、Ubuntu Touch、Meego、Sailfish等当时几乎所有的系统,网上甚至还能找到刷了iOS的视频)

不过它自带的其实是Windows Mobile系统

那时HTC还为谷歌代工了Nexus系列,一时间风光无限。

然而从2012年起,随着华为等厂商的崛起、HTC自身产品的不足(例如HTC One X的发热和黄斑问题)、和苹果的法律纠纷导致2012年几乎一整年在美被禁售、HTC Legend等机型突然遭到三星断供屏幕等原因,HTC的份额开始了一路下滑。在知名统计机构IDC的数据中,2011年HTC在手市场份额分别为8.9%位列第五,2012年则已跌出了前五、低于第5名中兴的4.3%。

在2012年Q4的份额排名中,HTC位列第9,落后于联想、索尼、LG、RIM(黑莓)。当季HTC净利润同比下滑91%。自那以后,HTC的营收也是一降再降。

HTC历年营收

由此可见,HTC早在所谓的“歧视大陆”事件之前就开始了衰落,并且从未得到扭转。


回天乏力

HTC在下滑后也并非没有尝试过自救。2013年HTC结束了大规模的机海战术,重点推出了旗舰机HTC One (M7)。全金属外壳、Boomsound双扬声器、优秀的骁龙600处理器与4.7英寸1080P屏幕,内外兼修的HTC One (M7)让HTC看到了重返巅峰的希望。

这款机型也为HTC接下去的设计奠定了基础,背面的金属三段式设计后来也出现在了iPhone 6等众多其他手机上,白色版正面的“ID无边框”设计可也比提出这一概念的乐视早多了。

当年安卓机清一色的三段式金属后盖

然而HTC却很固执。

一是摄像头的固执。HTC One M7用了一颗UltraPixel技术的400万像素摄像头,巨大的2μm单像素尺寸显著提升了进光量(非常利于夜拍);但是普通消费者并不能理解这些,只觉得它像素数量低,远低于其他手机的1300万像素。随后第二年的HTC One M8用上了双摄像头,也是双摄风潮开始前少数采用多摄像头的手机之一,但HTC却继续坚持使用400万像素主摄像头,在营销上依然面临劣势。

二是外形设计的固执。HTC One M8也延续了M7的设计;虽然有其出彩之处,但连续使用两年已经让消费者开始感到了审美疲劳,背面的三段式全金属设计也早已在其他手机上普及开来,而正面的“三下巴”“四下巴”设计却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吐槽。

扬声器、“HTC”、虚拟按键、app底栏“四下巴"

但是固执的HTC在2015年的HTC One M9上继续坚持这大下巴设计;又适逢高通骁龙810功耗大翻车,导致HTC One M9销量彻底崩盘。

三是价格上的固执。HTC始终不肯降低身段,年年和三星苹果等国外厂商一样坚持旗舰机5000元的起售价,性价比遭到华为小米一加等崛起的国产厂商暴打。

此外,HTC技术比不过三星,系统比不过苹果,营销比不过OPPO和vivo。既无性价比、又无黑科技、营销也乏力,没有任何独特优势的HTC销量自然只能一路下滑。2016年采用骁龙820的HTC 10虽然改变了外形、解决了发热,但HTC并未能解决性价比、技术、营销这3个致命伤,无力回天。

此后HTC U Ultra探索了副屏,HTC U11探索了Edge Sense边框压感技术,可以说HTC始终都是在努力创新的。HTC U11各方面都很出色且性价比也有所提高,但毕竟品牌影响力早已大不如前,最终在2018年的HTC U12+后HTC彻底把注意力转向了VR,手机业务以半死不活的状态维持至今。

HTC U11,近年来我最喜欢的HTC手机

“歧视”事件始末

说了这么多,似乎HTC的衰落并没有涉及到“歧视”的问题?没错,我个人的观点里HTC的衰落与所谓的“HTC 10歧视大陆消费者”并无太大关系,当时的HTC已经不是主流厂商了,而衰败归根结底在于其低性价比,毕竟连销量世界第一的三星在中国大陆都只能沦为1%,何况HTC。

那么“歧视”“低配”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HTC One M9的时候,HTC其实是对大陆市场寄予厚望的。HTC在台湾地区发布了HTC One M9后,在大陆并未立即上市M9,而是在大陆发布了【更高端的】HTC One M9+。是的,M9系列的时候大陆是首发顶级旗舰HTC One M9+的,HTC不光没有“低配”“歧视”,反而是把大陆作为了顶级旗舰的首发地。

在配置上,HTC One M9是5英寸1080P屏幕,M9+是5.2英寸2K屏;M9是单摄像头,M9+是双摄;M9无指纹识别,M9+支持。明显M9+各方面要高出一截。

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看参数可能会觉得唯一的“槽点”在于处理器,M9是骁龙810,M9+是联发科Helio X10。然而事实上,骁龙810因为高通用20nm工艺硬上64位导致功耗爆炸、体验极差,而Helio X10则是联发科趁机冲击高端的旗舰处理器,并无发热问题,HTC这样的处理并无不妥。(后来因为Helio X10销量不行,联发科含泪贱卖给红米,一下拉低了这颗处理器的档次;不过这是后话了,HTC发布M9+的时候这还是旗舰处理器)

然而,因为性价比和千年不变的外形设计,加上老对手三星Galaxy S6系列用了曲面屏、三星Exynos 7420处理器用自家14nm工艺弯道超车碾压了骁龙810和Helio X10,另一个对手苹果iPhone 6首次用上大屏销量冲天,HTC One M9+在大陆并未掀起任何波澜。


于是,HTC“痛定思痛”,在第二年HTC 10发布时认定在中国大陆卖高端机没有希望,在大陆没有发售旗舰机HTC 10,而是发布了一款HTC 10 Lifestyle,和HTC 10唯一的区别就是处理器从骁龙820变成了骁龙652(当年的次旗舰),定价也随之从M9+的4999元、台湾地区HTC 10的22900新台币(约人民币4500元)降到了3799元。

HTC 10

于是这就变成了“歧视”事件。HTC其实并没有暗中偷换配置,直接在型号名上都表明了这是一款HTC 10的减配版,售价也低了1200元,从固执的5000元档位降到了3000元档位。但结果是想买旗舰的粉丝不买账,普通人看到的是“HTC给大陆特供低配手机”,在社交平台上吵,于是HTC又迫于压力在大陆上架了HTC 10,于当年8月发售,售价4999元,这一事件就此平息。


总结

或许不同的人对这一事件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会把“认为大陆消费者不会买顶级旗舰、普通消费者也不那么关心处理器、不如降个处理器进军3000元段位”看作是一种歧视,有些人会认为这只是一种营销策略,这是每个人的自由。然而,把HTC从2012年开始的一路衰败简单归结为“HTC 10的歧视”,似乎太过武断了些。

回顾HTC手机历史:没落真是因为“歧视大陆”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