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七九毛瑟弹的那点起源故事

2020-12-18 16:29 作者:疯狗的轻武  | 我要投稿

这篇又到了讲故事的环节,主角就是在整个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上半叶都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毛瑟步枪弹,当然,毛瑟可不止7.92mm一个口径,但咱们最熟悉的也是我们抗战时期的主力口径,七九毛瑟弹,所以这篇的话主要还是围绕它来说。

1886年,法国人在发明无烟火药之后立马研发了8x50mmR(R为凸缘弹)勒贝尔步枪弹,咱们这里再赘述一句子弹口径。这里的8mm并不是指弹头直径8mm,而是指勒贝尔步枪对称的两条膛线直径为8mm,如下图中,Bore Diameter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口径。而Groove Diameter才和弹头直径匹配,8mm勒贝尔弹头的实际直径为8.3mm。一般来说,我们把Bore Diameter叫做阳径,把Groove Diameter叫阴径(我没开车)

当然,勒贝尔弹有个大问题,它是基于原本的11x59mmR格拉斯步枪弹改的,因此壳底非常宽,锥度也很大,而且还带底缘,这不适合竖列弹仓装填。

我们也知道当时德法已经掐了几百年的架,1871年普法战争中德国把法国人揍的要死,普鲁士老大还在人家凡尔赛宫加冕为皇。这也被“历史学家”们称之为法兰西乳业的创始年。

你说就这大梁子结着,德国人能不怕法国人报复么?

咱们可能也听过一个故事,1887年,一名法军拿着新装备的勒贝尔1886无烟火药步枪逃到德国,并以2万法郎的价格出售给了德皇。我先不管这故事到底是真是假,但德国人确实发现了无烟火药这东西太逆天了,相比之下自己手上刚装备的毛瑟71/84黑火药步枪就是个烧火棍。

那么咋办,改呗,然后DWM公司就联合步枪委员会开发了Gewehr 1888步枪,也就是咱们汉阳造的前身。不过这篇不多聊枪,毕竟弹才是关键。

当时德国人也寻思要用个什么口径,但这事儿比较急,玩意法国人立马打过来了自己就傻了。所以在口径选择上还是选择了和8mm差不多的7.92mm口径,当然这也是指阳径,实际的弹头直径是8.07mm,膛线和勒贝尔一样是4条,缠距240mm。而弹壳这块就和勒贝尔差得多了。

弹壳德国人参考的是隔壁瑞士人爱德华·鲁滨在1882年研发过的一种无底缘、直身筒的全金属披甲弹,这也是全世界最早的金属被甲弹。虽然当时还是黑火药时代,但给弹头套上铜锌合金外壳之后能承受更高的初速(黑火药也能把子弹推出500m/s以上的速度,但如果用铅头的话就容易在膛内挂铅),而且铜比较硬,在膛内不易变形,子弹精度有所提升。不过法国人也用披甲弹,鲁滨这款弹采用的直身筒+无底缘设计让其非常适合竖弹仓装填(因为带底缘的子弹容易交错卡缘,锥度大的话竖排容易歪)

(图为爱德华·鲁滨的7.5x54mm步枪弹)

到1888年,这批子弹定型,被称为 Patrone 88 Infanterie(子弹 88 步兵)

当然,这一时期采用的是较长的圆头蛋,弹头质量14.6克,初速640米/秒,动能3000焦耳。

其实这个弹头质量和初速不难看出这货的弹道一定很高抛,而且法国人在1898年就给自家8mm勒贝尔设计了一种尖头弹艇尾弹,重量更轻,初速更高,弹道表现也更好。而且尖头弹带来了更好的抗阻,更优秀的存速,而子弹击中目标时的速度越快,越是能翻滚破裂,造成更大的伤害。

到1905年,德国人也放弃了圆头,改用了一种平底尖头弹(上图)。它的弹头质量10克,由Gewehr 98发射时的初速高达878米/秒,动能3800焦耳,非常生猛,这也是一战时期德军的主力弹药,这种弹被称为8x57mm IS弹(S意为Spitzgeschoss,尖头弹)

值得一说的是,为了增大膛压,尤其是提高机枪发射这种弹时的有效射程,德国人将弹头直径从原先的8.07增加到8.2mm,同时加深了枪管阴径的深度,换言之,这时候虽然口径还是7.92mm,但实际弹头的直径是增大了,因此Gewehr1888和毛瑟Gewehr 98步枪的弹药是不通用的,尤其是1888发射更粗的IS弹时容易炸。同理,老式汉阳造不能发射中正式的尖头弹,需要重新拉深膛线才行。

不过尖头弹也有它的问题,尤其是德国人这票尖头毛瑟弹时平底的,虽然初速很高,动能也不错,但是远距离的存能和弹道不理想。到了纳粹上台的1933年,他们整出了一种带艇尾的重弹schweres Spitzgeschoss(重型尖头弹),简称为8mm ISS,这种子弹本身是设计用于通用机枪,因为考虑到重机枪形态下的通机需要更远距离的射程,因此带艇尾是必要的。

这种弹重12.8克,而且是在98K上发射的,所以初速也降到了755米/秒,动能降到了3700焦耳。之所以98K这种步枪也用重尖弹是为了班组之间弹药通用,后勤总不能既准备轻弹也准备重弹。相比之下,咱们的常公真乃“后勤大队长”,既有轻弹,也有重弹,还要准备圆头弹。

关于七九毛瑟弹的那点起源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