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嗨团视角|拿“命”坚持的冬奥会为什么这么被需要

2022-02-22 16:53 作者:嗨团团购官方账号  | 我要投稿

自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至2月20日冬奥会闭幕,17天,我们见证了“雪山之巅的王者”、“冰场上的华尔兹”、“速度至上的俯冲机”……我们看到了镜头前的胜利和开心,同他们一起激动庆贺。

但,总有那么一批“观众”在他们拼尽全力的时候,紧皱眉头、双手紧攥、紧张到不敢去看,不是害怕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他们心里重复一句话“不要受伤”。

一句话,将我们拉回“赛场”!

1500米长的滑道,设有14-22个曲线弯道,包括数个180°发卡弯,(发卡弯是形容赛道上某个弯角程度的词。)运动员在过弯时要承受4个G的离心力,接近自身五倍的重力,相当于战斗机飞行员的承重。而且他要以平均130km/h的速度向下俯冲,人们形容它“像子弹一样射出”,而在这样的高速之下,运动员头朝着最前方,身上最大的防护就只是一个头盔。还要通过移动身体来控制雪车方向,想要保持身体的稳定,就相当于坐在时速130公里的独轮车上,头上顶着一碗水,你还不许洒。被称为“冰上俯冲机”——钢架雪车。

因为项目危险性较高,曾两次在冬奥会上被除名。

出发于高山之巅(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2000米的赛道长度、700米落差、高达130km/h的时速,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高山滑雪。地势复杂多变,且在比赛时为保证公平将全程铺设冰状雪,而冰状雪的容错率相当低,重心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严重失误摔倒,甚至出现严重的伤情。

最常见的损伤包括四肢骨折、脊柱骨折、韧带断裂、颅脑损伤、出血等,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跳台高度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不用雪杖,不借助外力,顺着助滑道,失重般加速到110公里/小时,最强记录10秒钟飞出253.5米,相当于穿越了两个半足球场。

这种高度和速度上的双重挑战,极其考验运动员的意志力、身体素质、技术掌握程度!所以这项运动被称作“勇敢者的游戏”——跳台滑雪。

以为“躺着”就能赢得冬奥会项目,远比我们想象得危险。而这仅仅只是冬奥会的其中三项!

这样的“危险”也不止我们眼前看到的,每一位运动员都在受伤中一次次地站起来,相对于镜头前的“危险”,他们背后受的伤更让人唏嘘。这不是普通的运动,他们是在拿“命”坚持这项“热爱”。

年仅18岁的杨硕瑞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资格赛前热身训练中受伤,经现场及时处理,被送往医院诊疗;

观看直播比赛的武大靖妹妹武苡菲赛后说:“看到失误的时候心情很紧张,怕哥哥滑倒会被其他选手的冰刀伤到”;

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第三轮,中国选手张可欣在做右转1080抓板的高难度动作时,重心不稳后仰摔倒受伤,久久未能起身……

这让人不禁感叹,拿“命”坚持的冬奥会为什么这么被需要?

这个问题在网络上一经搜索就会有答案:大到增加国家的影响力和国际之间的沟通交流;为促进世界和平、增进相互理解、实现文化交融、传递文明友谊搭建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各国经济往来和发展;小到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体会冬季户外运动的益处和乐趣,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以及弘扬奥林匹克精神都有重要意义。

但那些没有被“度娘”捕捉到的答案却也一直在默默影响着我们:对所爱之事的坚持不放弃;跌倒失败之后重新站起的勇气;对世界寄予厚望的不骄不躁;对观众的各种言论抨击依然做自己;对“比赛第二,友谊第一”的完美诠释……

这是一场赛事,更是一场充满“知识点”的“纪录片”,他们在不可控的赛场上展现着“全力以赴”,而我们也开始在不可控的生活和工作中“砥砺前行”!

2022年嗨团和你一起全力以赴,砥砺前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嗨团视角|拿“命”坚持的冬奥会为什么这么被需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