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字体“Monu”介绍与其排版特性 (第十版)

发布:github.com/MY1L/QuQi
设计上与雅黑、苹方、思源3种系统正文*中文字体搭配的英文字体今天更新到第十版了,作个阶段性小结罢。图略多。

面对字体的感应,不同的人也许有不同“敏锐度”。
有某国外的字体爱好者敏锐到甚至无法忍耐街上招牌字距(kerning)欠妥,相对的则有字幕组迟钝到感觉不出字体缺字。

也许有人猜到前述“字体爱好者”正是某字体设计师(略)总之我忍耐雅黑的☆已经很久了:这个☆好像是不属于这个字体一般,而且区分不出是不是粗体——假如在用视窗上的浏览器看本文,你能看出本段哪个五角星加粗了吗。

另外,”引号“输入方向反了←这样的情况实在太多,往往是自己用的字体看不出引号的方向导致……
同时也经常遇到大写三字母配汉字不搭的情形:雅黑自带英文因为太窄与汉字不搭配,三字母看起来只相当于1.5~1.8汉字,后面两汉字往往还长一些。因此理想中的大写英文应当足够饱满,与汉字视觉上和谐。用空隙特大的全角英文显然不行的。
偶然发现MEGA网站的网页字体蒙塞拉特(Montserrat)符合这个要求——呃不,指望随便一个字体就能符合要求可太甜了:相比雅黑常规(Regular),Montserrat的Regular太细,Medium又过粗,位于之间的没有,某些符号画得过于饱满显得很憨憨(尤其是@,这半角比全角还宽)还缺不少字符。
于是就在这个开源字体Montserrat的基础上修改补字……由于后来差异过大,索性另起名称Montserrat+onum:“Monu”。

这导致我从字体使用者进化成字体修改者,然后,字体制作者。
最初是捡有趣的抄。这个有趣的@参考的等宽字体更紗(Sarasa),如果不喜欢可以用如图我画的全角@(否则半角@比全角还宽,无奈使用异形变窄写法)而同时@内部“a”的形状又借鉴了清楚(Clean)的“a”,粗体则直接就是清楚@的圆滑复刻版。

接下来没得抄,就是原创。
先是解决引号输反的问题。虽然可以把“蝌蚪”头部放大提示方向,但会显得粗细不搭配,大号字也很难看。且要保证适配中文和英文——因为没有全角弯引号,统一码里中文英文用的是同一对……总之解决了不少中文西文标点的问题。Monu包含个别中文标点,确保“?”和“?”这类半角全角符号风格一致,某些中文标点相遇会有特殊效果。

星星符号是本字体得意之处。除了空心星实心星粗体可区分(没错,实心也能区分),Monu可能比所有商业字体都优先支持统一码11.0(2018年6月)添加的4个半星符号★★★⯪☆←看不见第4个半星是正常的,可以安装本字体解决。

显然下了不少功夫专门解决澤野弘之文字,准确来说是希腊文。上文说到缺字,Montserrat只包含4粒希腊文“ΔΩμπ”,有大写ΔΩ却没有小写δω?只好做了ͿΆΈΉΊΌΎΏΐΪΫάέήΰφϊϋόύώϕϨϲϳϴϵ϶ϷϸϹϺϻϽϾϿ等等一大批希腊/科普特字母。

还解决了SCP黑条显示:齐全、对齐且密实的横向正方形方块元素:▁▂▃▄▅▆▇█


排版特性
上文提及的字距是“低级”排版特性,大多数英文软件或多或少都支持一点。接下来涉及的OpenType features,需要软件本身支持高级排版特性才能看到,而一般人都有的高级排版软件是浏览器(除了IE)
Monu也为那些不支持的软件提供了兼容选择,所有特殊字符都可以通过这个免费免安装字体管理软件(magictea.cc/topic/1253)复制调用。
注意到标题图了吗?“QuQi”的两个“Q”,前一个伸脚勾引“u”,后一个则没有。“official”的“ffi”连了起来。
“Q”是唯一“伸右脚”出基线的大写字母(而像“j”就是伸的左脚),右脚如果太长可能会戳到右边字符,所以许多字体都干脆做成短腿Q。但我没必要妥协,OT特性可以预测右边字符替换Q字,类似的字体有风流才子(Libertine)使用liga,遇到Qu直接替换为Q_u合字(因为英语中Q往往后跟着u)。

Monu这方面更强,使用calt,Q会根据右边字符和英文有效组合选择性更多地伸脚,比如遇到“i”不伸脚以防被误认为“Qj”。“ffi”则是模仿风流才子用的liga。

由于我还制作成woff2网页字体,你可以不安装字体预先于下列网址在线测试效果,手机浏览器也可以:
liquvote.info/contact (目前是第8版)
这阶段性小结写得也太长了,所以更多的信息如更新内容都放在 [请回到顶部] GitHub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