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观后感
说实话,最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是一惊。。。为什么呢?居然拿了我当家招牌《3+1》的剧本结构。。。虽然这种结构无非就是和牛高达放出三个感应炮,以三个角度射向目标一样。但不得不说,我的3+1是2019年11月上传的。比他早了就可以了。
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多角度带入的结构以前也有人用过,押井守的《最后的德鲁伊》就是这种结构。所以到底拿的谁剧本结构,我也先不下判断。
问题的关键在于防空炮部队,也就是本来吴京能在战斗初期直接狙掉对面特别猖狂的牛仔飞行员时,张译角色因为节省弹药,阻止了射击。
吴京的角色代表了技能更好,但没被重用的那个人。他的第一发炮弹直接击落美军飞机,证明了他技术实力。
但他却在开局被上面贬职了。
而张译角色的问题就更大了,他在断腿之后的一系列行为,效率都如黄金一般的高,并且毫无犯错。
以火药烧腿令喷血止住,一般人类带有顽强信念和意志可以避免一次"惊厥"或者说"昏倒"
但他马上又将左臂包扎,然后拄着拐转移阵地。转移完成后还要倒油点火。。。他的腿断着,胳膊也断了一根,要完成如上操作的同时,再完成一发狙杀敌军。。。这样的效率着实的高。(宁可使用了3遍重复讲故事的电影,到了高潮时刻开始用蒙太奇了吗?这里的跳跃本身就存在巨大问题)
而3+1的问题也即将显现,有心的观众可以倒带,看美国佬在完成俯冲轰炸,自信认为我军没有防空之后,转为伴飞轰炸机用了多少时间。
而这段时间内,张译角色完成了方才一系列动作。
所以我们可以下个结论,张译角色进行了一场个人英雄主义实现。
我不认为主旋律电影必须要"不强调个人英雄主义"但本片的个人英雄主义有点过于夸张。一个人类能突破一次或者两次人体肉体能承受的极限。但即要快速,还要高效并且不犯错,甚至要在身体都已经如此的情况下一击必杀。。。我认为这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这是高级黑。
它甚至可以选择一发射击未中之后,拼尽个人最后生命力再射,击中。而不是一击必杀这样一般的随意。
看了刚才文章的伙伴一定知道,电影这种表达形式无论如何都存在欺骗。但本电影的"谎言"意义似乎是令那些能看懂谎言的人得出如下结论。
是因为弹药不够,战局倾向才有了左右摇摆的可能。
是因为临阵换帅(张译顶掉业务水平更好的吴京)防空部队才有了水平不一的表现。
是因为牺牲精神,我国才能赢了美国(这个是不是就更扯了?)
片中张译角色小声唠叨了一句,说就是因为你没事叼烟,才混成了小班长。
那么谁是才那个告密者呢?恐怕就在眼前吧?
甚至因为用的是3+1,我倒不认为这个电影是要说反战。如果没有历史上的朝鲜战争,我国人民无可能现在享受和平与安全。朝鲜战争是必然要经历的,而战争也是必然残酷的。但总结说一句什么反战?
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血腥而不打仗嘛!不然正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