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扫盲指南】22教育学考研复试流程是什么?考哪些内容?该如何备考?

童鞋,你好呀!
我是你的小思学姐
22考研初试已经结束,距离上岸又近了一步。要想成功上岸,还有一个重要阶段,那就是复试。对于很多一战的同学来说,对复试还有很多疑问,比如:复试都有哪些流程?需要怎么准备?还有笔试吗?......
今天,小思学姐特邀勤思教育学考研教研室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考研复试全流程指南】,快来看看吧!
一、复试全流程扫盲
了解复试
初试后同学们需要修养一下自己,让自己奋战很久、疲惫的心灵好好放松一下。随后,一大批同学们又要认认真真地加入到复试备考当中了。
考研由初复试两部分组成,走完初试才走完一半里程,逐梦之旅还需继续完成剩余另一半。
复试是初试的补充和深化,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专业水平、学术科研潜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了解复试全程
复试全程包括:①复试前准备学习、②复试前设备调试与模拟演练、③复试前资格审查、④复试中考试、⑤复试后录取或调剂等五个阶段。

复试全程示意图

二、复试考查形式与内容扫盲
复试的两种形式
疫情发生以前,每所院校的复试,实行现场复试,既有笔试、也有面试,既有专业考试、也有英语考试。
疫情发生以后,2020年各院校普遍采用云复试(网络远程复试),无笔试,主要采用面试,包括:专业面试与英语面试;2021年,部分院校尝试采用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混合复试。
复试两种形式之:云复试(网络远程复试)

复试两种形式之: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混合复试

1) 最终录取总成绩=(初试总成绩X初试成绩占比权重)+(复试总成绩X复试成绩占比权重)(二者占比权重各院校规定不一)
2) 复试总成绩=(笔试成绩X笔试成绩占比权重)+(面试成绩X面试成绩占比权重)(如无笔试,复试总成绩=面试总成绩)
面试总成绩=(综合面试成绩X综合面试成绩占比权重)+(英语面试成绩X英语面试成绩占比权重)(一般综合面试成绩占70%,英语面试成绩占30%)
三、复试备考扫盲
很多同学不知道复试如何备考?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复试备考
复试备考的七个核心内容
复试备考包括:①专业知识、②综合素养、③英语、④思想品德、⑤自我介绍、⑥个人简历及附件、⑦模拟复试面试演练等七个核心内容。
其中,④属于长期养成,保持正能量姿态;⑤、⑥可以在很短的时间搞定,①、②、③、⑦则需要在1、2、3月中投入尽可能多的时间反复学习。
1.专业知识备考

温馨提示:勤思为22教育学考研人提供了两门公益复试指南直播课,内容涵盖:复习都考哪些内容?该如何准备?复试综合素质提升等。
同时,勤思为学员提供全新编写的针对院校、针对专业的《勤思复试备考指南》,从复试流程、导师信息、知识备考、实战、经验等五个模块助力复试备考。如有需要联系勤思老师索要。

2.综合素养备考


温馨提示:勤.思为学员提供复试名著、热点、文献课程,并赠送7天打卡活动。欢迎同学们加入课程学习,加入7天打卡活动,通过很有氛围的打卡,学习知识。
3.英语备考

温馨提示:英语口语一直都是复试时的一大难题。很多童鞋都会开始担心自己的口语或听力。不怕,勤思为学员提供7天教育学考研复试-英语口语训练营,尽量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
4.思想品德备考

6.个人简历及附件准备

温馨提示:勤思考研可以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模拟面试演练与点评指导。
复试有哪些“增分”项?
温馨提示:如果你有上述“增分”项,务必完满地展示出来;如果没有,建议利用复试前“黄金备考”时间,加强背景提升,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些短期内可以达到的亮点,例如科研、论文。

问:刚考完初试、成绩还没出,不确定自己是否可以入围复试,还需要准备复试吗?
答:初试结束,一些同学会通过参考教材、讲义、网络信息做客观估分,估算自己的扣分情况,让自己对成绩有个大概心理定位。
复试还是要趁早,相信每位同学都有入围复试的机会。在没有出分之前,建议同学们依然提前做好复试备考,防止将来出分以后进入复试来不及、时间短成效慢。如果你感觉今年悬,但是已经做好明年二战准备,更好做好复试,毕竟复试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
问:什么时候开始复试为好?过年前?还是过年后?
答:初试后开展复试越早越好。考虑到同学们需要休息一小段时间,一月元旦节后正式复试也挺好。如果有期末考试,可以优先把期末考试完结,然后加入复试备考。
问:什么时候出分呢?(初试成绩什么时候可以查到?)
答:一般在春节以后二月上旬出分。
问:国家线、学校线、专业线什么时候公布呢?
答:国家线一般在3月中旬公布。自划线院校往往在3月中上旬就会公布学校分数线,随后一周或两周内公布院系内专业线。非自划线院校一般在3月中下旬、有的4月上旬公布学校线、院校内专业线。
问:今年国家线还会涨分吗?
答:这个无法预测。目前看到的情况是2017年以来,国家线连续在涨分。涨分少的一年,涨了5分;涨分多的一年,涨了10分。也许这个趋势还会继续延续下去。
问:出分以后多长时间复试?
答:一般3月中下旬开始,各院校陆续开始复试。自划线院校会稍早一点,非自划线院校会晚一点,不过,即便再晚,大部分院校在4月底基本上都可以完成所有复试工作,完成录取。
问:今年是云复试还是现场复试?
答:根据目前国内疫情管控形势,预估22年采用云复试院校还是各院校的主流选择,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复试院校应该占少数或个别。
问:院校要求复试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答:院校复试有资格审查,参考如下。

问:复试前怎么准备云复试设备?
答:正式复试前,院校都会安排技术老师组织考生开展设备调试、模拟面试演练。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查看院校、学院研招网通知公告。不要错过调试与演练时间。提前根据要求,置办“双机位”所需设备。
网络远程复试设备、环境调试图例演示





考生双机位视角图
特别注意:院校复试现场一般使用大屏幕,因此你的一举一动导师们都看得“真真切切”的,要多次模拟演练,强化复试面试表现。
问:入围复试,就一定可以最终考上吗?(入围复试,录取就是板上钉钉了吗?)
答:大部分院校采用差额复试机制,有的1:1.2,有的1:1.5不等(比方说,某专业招10人,复试允许12或15人来参加复试,其中有2人或5人属于“备胎”)。说白了,说入围复试的同学,有一部分会被录取,有一部分将来面临淘汰。因此,不是入围复试的同学就定了考上了。
至于哪些人最终会出局,同时取决于初试、复试成绩综合,初试排名靠前的并不一定稳稳当当,初试排名靠后的也不一定就没机会逆袭,每年复试黑马逆袭案例非常多,因此大家依然不要放弃任何赢得机会,努力加油。
问:复试没有亮点或才华闪光之处怎么办?
答:首先要善于深度挖掘自己的各种优势、亮点,“包装”或“美化”自己的过往经历,毕竟很多同学过往很精彩、只是不会表达而已。如果真的没有出彩之处,可以利用寒假时间,多读名著、多看热点、多读文献,有机会也可以撰写论文、发表期刊。为自己努力创造亮点。
问:没有入围复试,可以参加调剂吗?
答:没有入围第一志愿复试,只要分数线符合调剂院校要求,都是可以参加调剂的。
问:什么情况无法参加调剂?
答:分数线低于国家线的无法参加调剂。或者不符合调剂院校要求的无法参加调剂。
问: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吗?
答:非调剂考生,一般不需要提前联系导师。调剂考生,可以根据情况给导师发邮件介绍自己、提交个人简历、自荐信等,增加自己收到参加复试通知的概率。
问:复试要如何着装?
答:面试的衣着很重要,遵循的基本准则是:简洁大方。
面试的时候一定要以整洁、简单为主,无需过于隆重,正装即可,西装大可不必。首饰尽量不要带,头发、指甲尽量保持本样。总之,给老师呈现出一个清爽的学生样子就好啦。
问:复试体检什么时候进行呢?
答:大部分院校因为采用云复试,规定体检在新生入学报到时进行,体检合格者方可取得入学资格。
问:复试前需要多次模拟面试吗?
答:必须的。很多同学复试前通过多次模拟面试发现了自己存在的各种问题,复试时也就表现的非常规范了。如果一次模拟面试也没有开展过,可能将来正式的面试会暴露一些问题,影响复试成绩。可以自己对着镜子或手机自拍模拟,也可以跟同学一起模拟,当然如果参与勤思模拟面试,让经验丰富的教研老师指导你,效果更好。
以上就是考研复试的整个流程。因为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所以复试流程也会有细微的差别。针对不同的院校复试流程,倘若同学们有疑问,可以留言,也可以私信进行咨询。最后,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顺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