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推出“反日游戏”,反韩不等于要亲日
日本News Post-seven网站报道,最近韩国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反日游戏”。主要是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朝鲜人民对于日本人的抵抗,包括但不限于“慰安妇”题材,刺杀伊藤博文,反日游击队以及抗日童子军,这一事件引起了不少日韩网友的关注。

虽然因为最近的偷国窃取中国文化,让中国人对于韩国人的观感直线下降,但有一点要说清楚——对于日本,我们和被伤害的朝鲜人民是一起的。
历史上,日本以朝鲜为跳板进攻中国,大肆屠杀朝鲜爱国志士和朝鲜人民,战后却因为美帝的保护,大批韩奸和战犯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混入了新生的韩国政府高层,塑造出了如今扭曲且畸形的韩国人,直接造就了如今的韩国殖民地,但不管怎么说,反韩不是某些人亲日的借口和幌子。

我们不能替那些死在日本帝国主义屠刀下的中国人原谅日本人,况且日本还没有道歉,我们虽然嘲讽韩国人不要脸,偷窃我国文化,但这件事我们应该和朝鲜人民一样,督促日本道歉,让日本人明白他们对整个东亚造成的伤害。

对此,我觉得游戏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对于二战,大部分反应日本的游戏都是侧重所谓的太平洋战场,也就是美国视角,在那个视角下,日本人只是美国的陪衬,我们要做的只是操作美国大兵在一个又一个岛上,击败一群的日本人,好像这是一场很正常的战争,但这场战争日本那些屠杀却被掩埋了。
我们在上个世纪,其实对于这方面做的很好,包括我们的童年回忆《血战上海滩》《血战缅甸》,还有《地道战》等,从中国人民视角反应这场战争的游戏其实不少,甚至连著名的媚日岛在上个世纪都曾做过《神踪无影廖添丁》这样的抗日游戏,但很可惜,这片阵地我们曾经丢失过很久。

在那个咨询不发达的年代,中国的游戏厂商,除了不做好游戏什么都做,甚至连抗日题材都敢染指,什么骑着摩托打野猪,坐着恐龙打日寇,把那些页游皮换个抗日的背景就这么做了出来,什么叫魔幻现实?这就是魔幻现实!说句不好听的,这种东西做出来说他是娱乐至死一点也不为过。
但幸好,时代在变化,游戏在往好处改变,2019年火热全网的《隐形守护者》其实本质上就是个抗日游戏,聚焦的就是谍报工作,而去年10月推出的《余烬》则以西北地区普通人的视角,重现那段烽火岁月。

但这些游戏还是太少了,对于那段历史的呈现,我们不能把定义权交给美国人,让他们的太平洋战争游戏充斥市场,我们应该自己努力,因为那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它从来不仅仅是太平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