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咸阳箸头面:面条像筷子头一样

2022-07-01 09:21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陕西人比较爱吃面,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代表性的面食,比如合阳的踅面、华阴的大刀面、乾县的驴蹄子面、岐山的臊子面等等。在咸阳市区里,最有特色的面,应该是老街里的箸头面——


箸头面又称“香棍面”,其实就是油泼棍棍面,这里的“箸”指的就是筷子,因为面条的粗细跟筷子头一样。1981年,在咸阳的北大街上,肖家箸头面开业了。当时一个普通的面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咸阳的老字号。


在偌大的咸阳市区,有许许多多的面馆,为什么肖家箸头面能够“鹤立鸡群”呢?这里没有大厨,过去的环境也不好,老板脾气还非常大,经常把顾客怼得没话说。吸引大家的原因,恐怕就是价钱和味道了!

在我的记忆中,这里的箸头面,大概一碗就是2—3块钱。面条捞出以后,撒上辣椒面和葱花,再舀一勺热油浇上,香味立马扑鼻而来。


相传,油泼面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周代礼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秦汉时期称为“汤饼”,隋唐时期称为“长寿面”,宋元时期称为“水滑面”。明清以后,改称为“箸头面”。

面条粗细均匀,光滑柔韧,香辣爽口。配菜是白菜帮子和大豆芽,调好酱油和醋,就着面汤和蒜,这就算是一桌便宜的“盛宴”了!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肖家箸头面的老板,在咸阳市“恶名远扬”的肖老汉。脾气大,服务差,来这里吃一碗面,还要看他的脸色,简直没办法说了。

别人的面馆都是先吃面后结账,这里竟然先收钱;面做好以后,没有人给你端,老板喊你一声,自己赶快端面去;如果来得晚,没有地方坐,那就蹲在外面吃吧!另外,这里的面,不分大小碗,你要小碗的话,还掏大碗的钱,给你少捞一点儿面就行了。

大约10岁的时候,在家人的带领下,跟随小伙伴一起去吃箸头面。坐在店外,等面的时候,肖老汉朝着我吼了两嗓子,给我幼小的内心留下了一道阴影。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去吃过他家的面了!

前几天,经过永绥街,发现这里竟然也有一家箸头面,才回想起北大街的箸头面和肖老汉。听朋友说,肖老汉已经去世,箸头面曾经的景象,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咸阳箸头面:面条像筷子头一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