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洗牙的误区,你占了哪一条?

2023-01-30 16:18 作者:bili_66289186885  | 我要投稿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口腔护理,例如定期去洗牙。但也有不少人对于洗牙的认知还存在各种误区,甚至还被一些深信不疑的“伪常识”所误导,赶紧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误区一:天天刷牙没必要洗牙了吧?


即使每天刷牙刷得再认真再好,也难免有死角无法刷到。口腔细菌、食物残渣和口腔软垢在此聚集、钙化化,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牙结石。它会不断刺激我们的牙周组织并压迫牙龈,引发牙周疾病,严重时使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

但基础的刷牙,也只能去除牙齿表面和牙龈处的残留物和细菌,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细菌,是很难通过简单的刷牙去除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洁牙出马了。建议每半年或者一年洗牙一次,防止牙结石对我们牙龈造成伤害。



误区二:洗牙后牙齿会变敏感?


在洗牙前,暴露的牙根被牙石包绕,阻挡了外界的各种冷热刺激。当牙石被清洁之后,牙根重新暴露在口腔里,受刺激后自然会出现敏感症状。

如果本身没有牙龈萎缩等问题,洗牙后尽量避免接触冰冷的、烫的、酸的等容易产生刺激的食物,使用抗敏感牙膏,一般1-2个星期酸软的感觉就会慢慢消失。


误区三:洗牙后牙缝会变大?


成都圣贝牙科医生表示:其实不是洗牙把牙缝洗大了,而是牙石的堆积、牙龈的炎症会导致牙龈的局部肿胀从而填塞牙缝,所以真相是:牙结石把你最真实的样子遮住了。而洗牙将牙结石清洁掉后,牙龈肿胀逐渐消退,牙缝就变得明显起来。

实际上,反而是没有定期洗牙清洁牙结石,更容易产生牙周炎,让牙缝越来越大,越来越深。



误区四:洗牙会让牙齿变松?


洗牙后如果出现牙齿松动,并不是洗牙本身所导致,而是因为牙周炎。由于牙石包裹导致的“支撑”作用,患者平时感觉牙齿松动不明显,牙结石被清洁后,牙齿变得“孤立”,松动感就比较明显。也许有人会说,牙石还能固定牙齿,不是挺管用吗

其实,不能因为牙石暂时性的“支撑”作用而拒绝洗牙。相反,正因为牙石过多,才会导致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引发牙槽骨吸收,最终造成牙齿变松。所以,洗牙是在阻止牙齿继续松动。

误区五:洗牙能把牙齿变白?


洗牙并不是使牙齿变白,而是还原牙齿原本的颜色。

一口健康美观的牙齿应该是米白色或米黄色的,而非“陶瓷白”。

洗牙实际上就是通过仪器清洁牙齿表面附着的结石、色素等,从而牙齿呈现出本来的颜色


也就是说,洗牙去掉的是本不属于牙齿的东西,洗牙之后如果牙齿本身比较白,那可能就显得白,牙齿本身比较黄,那就呈现出原本的黄。

部分情况下洗牙让牙齿变白,可能是因为你的牙齿本身较白,牙面附着的色渍、烟渍、咖啡渍等被清除掉,就呈现出原本的白色,这也误使人们以为洗牙可以起到让牙齿变白的作用。



最后,要提醒大家一下,洗牙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部分人因为身体原因是不合适洗牙的,那哪些人不适合呢?


心脏病患者患有活动性心绞痛、半年内发作过的心肌梗塞以及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患者不易接受常规洗牙治疗。

口腔局部有炎症口腔局部软硬组织炎症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应该避免洗牙或等待急性期过后再洗牙。

出血性疾病比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白血病患者、未控制的三型糖尿病患者、未控制的甲亢等的患者应该预先适量应用促凝血药物,控制凝血速度,以免洗牙时出血不止。

急性传染病患有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患者,如急性肝炎活动期、结核病患者等,也应等疾病稳定后,才可到医院进行洗牙。


关于洗牙的误区,你占了哪一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