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B站西洋通史之封君封臣制度
第一节 封君封臣制度与领主制
西欧中世纪社会最基本的制度:封君封臣制度与领主制
一、封君封臣制度[明强1]
早在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时期,土地贵族内部结成的等级关系已经逐渐确立起来。这种关系叫做封君封臣制度。但这种制度存在的典型期[明强2] 是11-13世纪。
为什么11-13世纪是该制度的典型期?因为这一时段,土地贵族内部缔结封君封臣关系已经发展出一套严格和规范的仪式。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臣服礼和宣誓效忠礼
为臣者要脱帽、下跪并不能随身携带武器,把自己的双手放到封君合拢的双手之中。说:“自此以后我将追随您左右,成为您的人。”因此“臣服礼”又称“合掌礼”。
臣服礼之后要进行宣誓效忠。通常封臣将手放到《圣经》或其他的圣物之上,向封君起誓。一套仪式过后,封君封臣关系正式缔结。
·封君对封臣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力?
封君对封臣主要义务通常是提供一块土地[明强3] 用以保障封臣的生活。
封君的权力是征召封臣服军役,并要求封臣提供其他协助。封臣如不履行自身义务,封君有权收回封土。
·封臣对封君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
封臣对于封君要承担大大小小的义务,其中最重要的是服军役。这个军役不仅仅包括封臣要为封君作战,还包括封臣要向封君提供物资和协助金。
封臣的主要权利就是占有和使用封土。前提是封臣依制履行自己对封君的义务。
·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
① 双方的权力与义务相对应;
②封君与封臣上下等级关系明确。地位上是不平等的。正因如此历史上又将“封君与封臣关系”称作“保护与服从关系。”
[明强3] 以上只是在理论层面简单概述“封君封臣制度”。在历史实际的运作当中,情况是极其复杂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土地往往是在贵族阶级的内部层层封授。另一方面封土在事实上的世袭化。中世纪法国的一个社会习惯(原则):“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明强4] ”。(不是所有的西欧地区都这样,如1066年后的诺曼征服。)
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封臣关系习惯上又视作一种“私法关系[明强5] ”。即私人关系。所谓的“保护与服从”仅限于直接的封君与封臣之中。
正是因为封君封臣制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复杂化,我们读历史、认识历史时总喜欢用“所有制”、“所有权”概念。在这段历史中“所有权”、“所有制”并没有意义。因为在处在封土关系中的每一级,都是土地的实际拥有者和占有使用者。探讨“所有权”的问题毫无意义。
占有权和使用全便于我们理解此项制度。谁真正占有并使用土地谁就是土地真正的主人。“所有权”的概念在此则说不清楚。
封君封臣制度是中世纪的西欧各个国家行政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极其粗陋,极其原始的一种产物。也是日耳曼部落习俗长期延存[明强6] 的一种结果。某一地区或某一时限如公共管理制度无法维护公共秩序不行,则用私法补充。这是“封君封臣制度”在西欧的某一时限之内流行的一个大的背景。
封君封臣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和维护秩序的混乱。一是土地的层层分封导致法国的封君权力仅限于自己的直属封臣,而无法越过自己直属封臣指挥次一级的封臣。
但也要注意到:封君封臣制度并不否认“权威”。国王是最高一级的封君,处于金字塔的顶尖。
① 离心:法国的“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封君仅能控制自己的直属封臣。
② 向心:
[明强1]以下只是在理论层面简单概述“封君封臣制度”。在历史实际的运作当中,情况是极其复杂的。一方面土地往往是在贵族阶级的内部层层封授。另一方面封土在事实上的世袭化。。
“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明强2]讲到典型、规范和严格,从历史角度这个制度存在的时间并不是太长。
[明强3]此处理解不要绝对化,不是所有的封臣都占有一块封土。西欧中世纪也存在一批没有土地的封臣,封君将其供养在家中。并不典型。
[明强4]中世纪的社会是一个盛行习惯、习俗的社会,有时又把中世纪社会称作:习惯法流行的社会。观察这样的社会,它的某些原则我们当作习惯来理解。既然是习惯不要做绝对化的理解。“习惯”往往是因地、因时而异。即某个地域或时段内的现象。不要当作一个普遍的原则来对待。
“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这一原则主要是流行于法国某些地区。而1066年诺曼征服之后的英格兰则是:我的封臣的封臣还是我的封臣。背后原因在于诺曼征服之后英格兰造就了一个强大的王权。所以征服者威廉一世不仅要求自己的总佃户(总封臣)向自己宣誓效忠,也要求次级封臣(从自己总封臣手中接受土地者)也要直接向国王宣誓效忠。
[明强5]虽然封君与封臣具有上下等级的关系,但它并非我们所理解的国家行政制度中的等级关系,那是公共管理中的关系。
[明强6]查理曼用了很多措施去加强控制,另一方面又没有很多制度上的具体措施。但是由于随着武力征服,国家的版图不断扩大,查理曼于是建立个人的效忠关系。如给地方贵族、主教、修道院长分封土地,将他们变成自己的封臣。用这样的办法贯彻自己的意志。反映了加洛林王朝时期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极其粗陋。
[明强7]国内教材对于该问题有不同的看法。通常把国家王权是否强大与封君封臣制度的政治作用联系起来。但事实王权是否强大并不完全取决于封君封臣制度本身。
中世纪初期的法国有一段时间王权非常弱小,大贵族实力凌驾于国王之上。有分析写道这是封君封臣制度盛行的结果。
法国从加佩王朝开始,王权一步一步走向强大。有分析又写道:王权的强大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法王充分的利用作为最高封君的权威来约束封臣。
前者是离心作用,整个国家一片散沙,加佩王朝时期则是向心效应,加强权威。前后矛盾。
[明强8]在实际中究竟哪个起作用,则需要用其他指标来配合、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