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尘措施分为哪些?
随着矿井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尤其是采煤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井下工作面的产煤量大幅增长,粉尘产量也越来越大。

为了改善井下作业环境,确保矿井生产安全,世界各采煤国家采用了一系列的防尘技术措施。目前,煤矿主要采取以风、水为主的综合防尘措施。即:一方面用水将粉尘湿润捕获,另一方面借助风流将粉尘排出井外。通常按防尘技术措施的功能分为五大类:
一、减尘措施。主要包括:湿式凿岩、水封及水炮泥填充爆破、封闭捕尘、预湿煤体以及改革采掘机械结构及其运行参数减尘等。这些措施主要用来减少尘源的产尘量。
二、降尘措施。主要是用喷雾洒水的方法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如采煤机上内外喷雾、放炮喷雾、支架喷雾、装岩洒水、巷道净化水幕等。
三、通风排尘或除尘。在工作面用适宜的风速将粉尘直接排出作业地点,或用除尘器净化后再排出。
四、个体防护。在井下粉尘浓度较大的作业地点,作业人员佩戴防尘面罩、防尘帽、防尘呼吸器等个体防护用具。
五、隔爆措施。如:隔爆岩粉棚、隔爆水袋,分区通风等。隔爆措施主要是尽量缩小煤尘爆炸影响范围,减少人员伤亡。
上述防尘措施在煤矿中的广泛应用,大大地改善了井下作业环境,在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矿井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及采煤方法的技术革新,井下产尘量增大,上述传统的防尘措施已经不能达到煤矿井下的防尘技术要求,尤其是机械化采掘工作面,粉尘浓度大,严重危害工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到矿井的安全生产。
徐州博泰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深耕矿井粉尘防治领域十余年,自主研发了矿用泡沫降尘技术、矿用水雾增效降尘技术等多种技术和设备,对于矿井粉尘治理有着丰富的经验,服务了一百多个矿井并得到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刘荣华. 综采工作面隔尘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赵书田编著.煤矿粉尘防治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7.
[3]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研究所编译.矿井粉尘译文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1.
[4]卢鉴章.矿井粉尘防治[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5]吴中立等编.矿井通风与安全[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
[6]赵益芳.矿井粉尘防治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7]叶钟元.矿尘防治[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
[8]《煤矿通风与安全》编写组.煤矿通风与安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
[9]金龙哲.矿井粉尘防治煤[M].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10]王英敏.矿井通风与防尘[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11]杨胜强.粉尘防治理论及技术[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12]浑宝炬,郭立稳.矿井粉尘防治与检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3]《煤炭工业标准汇编》编委会编.煤炭工业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14]熊爱军.矿井综合防尘技术探讨[J].河北煤炭,2007,(1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