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广播剧丨红色朗诵表演剧《等待》剧本词
(朗诵表演剧)
《等待》
作者:思洋
来源:公众号【中文台词网】
人物:
郑国华母亲(简称母亲)
郑国华父亲(简称父亲)
八路军首长(简称八路军)
妇救会主任(简称主任)
报童(小名拴子)
第一幕(八路军军歌响起)
父亲、母亲(互相搀扶上场)。
报 童:(边跑边喊)号外,号外,日本投降啦,日本投降啦!
主 任:(手里拿着一双布底鞋,高兴地急匆匆从舞台另一侧上场)
拴子,快给我一份报纸,让婶子看看。(接过报纸,喜极而泣)这小鬼子终于投降了,终于投降了。
母亲:(在主任身后,紧随着激动地上台,边走边喊)他爹,日本投降啦,日本投降啦。
父亲:(从舞台另一侧冲着老伴踉跄跑过来)是啊……是啊!这狗日的日本鬼子可把咱中国给糟蹋坏了。小鬼子终于投降了,咱华子也该回来了!
主任:大哥,嫂子,这回华子也该回来了吧,你们一家又团圆了。
母亲:(深沉地念叨着)哎,是啊,可是也不知道孩子现在在哪里。华子,华子,你在哪里啊?
主任:嫂子,你家华子走了五年了吧,走的那一天,我还送他一双拥军鞋。
母亲:可不是嘛,我们也等待了他五年。走的时候,他还是个孩子,现在也不知道长高了没有。
父亲:他娘,你还记得吗,孩子走那天,狂风夹着大雨,雷声轰轰隆隆的,把咱院里那棵老槐树都给折断了。
母亲:可不是嘛!孩子刚出门,那衣服啊,就全淋湿了。咱们俩,就像今个儿这样,站在大门口,望着孩子的背影,看着他跟着咱八路军,一步一步地远去了。
主任:我也记得,那天,咱们村一共12个青年,就在这村口,全村老老少少都来为孩子们送行。
父亲:当兵头一年,孩子还经常写信回来,可是自从打完白洋淀那一仗,他就再也没有音讯了。
母亲:村北头大秋子家二小子叫什么来着,和俺华子一起当兵的。
主任:全村12个后生,八年抗战,牺牲了5个,他们还都是二十一二岁孩子。咱村里的老百姓,一直都念叨着他们的名字。
父亲:叫顺子。对,那年冬天,顺子负伤回来的时候,说,咱华子在部队上立了什么功。
母亲:(自豪地)嘿嘿,可不是嘛,队伍上还给咱送过喜报哩。
主任:村长和俺,还有顺子他娘,一直陪着你们,当时那场面,俺一辈子也忘不了。
父亲:(突然情绪低落地)哎,如今啊,也不知道孩子……。
母亲:咱天天想,天天念叨,你看你头发都盼白了。
父亲:想是想,不过,孩子去参加八路军,打鬼子,我一百个支持。咱中国人,不能让小鬼子给欺负。八年抗日终于胜利了,咱高兴啊!就等孩子回来了。
主任:哥哥嫂子,你们放心吧,华子会平安回来了,我这就去乡政府打听打听,看看别的村和他一起当兵的孩子,有没有先回来的。
父亲:是啊,他娘,你放心吧,嗯哪,孩子肯定会平平安安回来的。
第二幕
(小报童拉着一个八路军的手走上来)
报 童:叔叔,你是找国华哥哥家吧?
八路军:是啊。
报 童:嗯,他们家就在前面。刚才国华哥哥的爸爸妈妈还在门口等着呢,他们说,日本鬼子投降了,国华哥哥要回来了。
八路军:噢。
报 童:叔叔,你和华子哥哥是一个部队上的吗,华子哥哥什么时
候回来啊?我也想他了。
主 任:(随八路军和报童后面上,亲切地)拴子,你和谁说话呢?
报 童:(回头)噢,婶子,这位叔叔是找华子哥他们家的。我带他去找大爷大娘(转身对八路军说),叔叔,这位是俺村妇救会主任,是支前模范呢。
主 任:嘿嘿,小鬼头,你懂的还不少哩。
报 童:本来嘛,嘿嘿。
主 任:(转身对八路军)首长好!您……,华子回来了吗?
八路军:(迟疑地)哦……,是这样,是……
父亲、母亲:(互相搀扶着上场)
报 童:(对着八路军)叔叔,这就是俺大爷大娘,华子哥哥的爸爸妈妈。(对着父亲、母亲)大爷大娘,这是华子哥哥他们部队
上的。
八路军:大伯,大娘,你们……
母 亲:(双手拉着八路军的手)你是……?
主 任:(笑容满面地)嫂子,他是华子部队上的首长。
父 亲:噢,首长……首长好。俺华子回来了吗……?
报 童:嗯,叔叔,华子哥呢,华子哥在哪呢?
八路军:大爷,咱坐下慢慢说。
——待更——
如需更多原创相声小品情景剧剧本,请关注公众号【中文台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