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真题例文|2016厦门中考『洄游』

2021-04-26 10:32 作者:永波老師  | 我要投稿

【题】有些鱼类有洄游现象,历尽艰险也要回到它出身的家。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有着“精神洄游”的现象:我们要洄游到过去的时光中,洄游到心灵、文化、社会等往事中,洄游到爱与美、诗与思的精神家园里,去寻找情感的本真与思想的胜境。

在岁月里洄游,我们可以看见未来。每一次的洄游,都是一次成长。

请以“洄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鱼儿,还在洄游

作者:永波老師(本文为教师下水文)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我静静地站在山脚下,举目仰望,上山的人已然排成一列,人群在狭窄的天梯小路上缓缓蠕动着,不争不吵,许是怕惊扰了那素未谋面的神灵。雨水浸润的山谷,蜿蜒的青石板路,印有新鲜脚印的苔藓,一切安详极了。置身此刻的山间,仿若靠近一尊古老的时间机器,这里安放着多少古旧安详的秘密。

③人群款款,仿若一群游鱼,逆流而上。每至清明时节,散落天涯的乡民还乡祭祖,声势浩大,这条山路照例就会热闹起来,汹涌的人群,洄游的鱼儿,一年一度一归来。

④爷爷坚持每年还乡祭祖。奶奶去世后,每年陪伴他进山的人就变成了我。这些年来,时移世易,爷爷身体早已不复当年,尤其腿脚不甚利索,平日里平坦的大路上还要拄着拐杖,但每逢清明进山,爷爷执意不用拐杖,也不要任何人搀扶,说祭祖是大事,心要诚,必须要一步步走上去。我似乎是懂得爷爷的心思,总是默默跟在身后,踽踽而行,走走停停,彼此心照不宣,一言不发。

⑤进山的乡民,有彼此熟识的,也有形同陌路的,手里拿着祭祀的香烛纸钱,有的口中还念念有词。队伍很长,从山脚一直到山腰,那里有墓碑与灵位,那里是他们心中的圣地。

⑥歇息的间歇,爷爷回望山下的人群,对我说道,每个人脱离母体,来到尘世间,总是会从故乡出发,越走越远,但是我们的根本,始终在故乡,老书里面说的,鱼儿游得再远,也要洄游到自己出生的地方,生养我们的地方,会给我们最多的启示。

⑦我顺着爷爷手指的方向往下看,清明时节,细雨纷纷,泥泞的山路上,人流如织,溯流而上,或许真的就想爷爷说的那样,那是思乡的鱼儿在纷纷洄游。

⑧下山的路上,爷爷逢到已经多年不见的挚友,彼此执手,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竟都有些泪眼婆娑,看他们像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白发人絮叨起久远的往事,总是不胜唏嘘。

⑨山谷的那一边,是爷爷曾经生活半辈子的家,如今那里高楼大夏,车水马龙,也许再过几个十年,不会再有人提及,那片曾经的土地,埋藏着是多少人的根。

⑩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人群还在进山,鱼儿还在洄游,一代人过去,一代人进来,鱼儿游啊游,要一直游到那或许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审题—立意—素材—结构—语言—手速—卷面


真题例文|2016厦门中考『洄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