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十字街头 | 桃李不言自成“谿”?

2023-09-12 14:40 作者:咬文嚼字杂志社  | 我要投稿

◎天虫

        近日,我前往浙江省浦江县吴茀之纪念馆观赏吴茀之和他的学生作品展。走上吴茀之纪念馆台阶,抬头看见大门口悬挂着红绸横幅,印着“桃李不言自成谿——吴茀之和他的学生作品展”几个黄色大字。这里“谿”错了,正确的当是“蹊”。

        “蹊”是一个多音字,读qī时,常用于“蹊跷”一词中,义为奇怪、可疑。读xī时,义为小路,亦泛指道路。后也有途径、路线的意思,如蹊径。还可以解释为践踏。“桃李不言自成蹊”是化用了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个成语出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说的是,李广将军生性敦厚,不善言辞,看上去和乡野村夫一样普通,但是他去世时,举国上下,无不为他默哀悲悼。就好像桃树、李树不会说话,但因其花朵美艳,果实甘美,人们纷纷去摘取,久而久之,树下便被踩出一条路来。后便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真诚笃实,自然能感召人心。吴茀之是我国著名的花鸟画大师,绘画理念讲气韵、重品格,一生桃李满天下,为中国美术界造就了许多栋梁之材,用“桃李不言自成蹊”作为展览名称是合适的。

        “谿”音xī,是“溪”的异体字,义为小河沟。还可组词“勃谿”,指家庭中的争吵。无论哪个义项,“桃李不言自成谿”都说不通。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3年第2期《十字街头》栏目。《十字街头》栏目欢迎投稿,投稿可发送至邮箱:yaowenjiaozi2@163.com。)


十字街头 | 桃李不言自成“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