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短评丨克里之行,未能达成协议;日本6月贸易顺差
资讯(1)
7月19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邀出席阿斯彭安全论坛。
谢锋表示,我们反对以竞争为幌子打贸易战、科技战。
中国不怕也不回避竞争,但美方所谓竞争显然是不公平的。
首先,美方剥夺了中方的参赛资格,比如美方以莫须有的安全借口彻底封杀华为,华为提出签署“无后门协议”仍不放过,都不让你上场还怎么竞争?
第二,美方不是“一对一”,而是纠集盟友“多打一”,还讲不讲规矩?
第三,美方还出台“芯片禁令”,禁止向中国出口14纳米以下芯片,就像在游泳比赛里自己穿上最先进的鲨鱼皮泳衣,别人只许穿过时的泳衣,还有起码的公平吗?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中方不希望世界降下“铁幕”,也不希望拉下“硅幕”,比谁都不希望陷入“以牙还牙”的恶性循环。美方迄今将1300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各种制裁清单,导致中方无数人失业,影响无数家庭的生计。
中国人民不会无动于衷,中国政府更不会坐视不管。
谢锋表示“如果美国对中国的芯片行业实施更多限制,中国肯定会做出回应。”
“中方不会主动挑衅,但也不会因挑衅而退缩”
个人短评:
美国已经对1300多家中国企业进行制裁,这个数字触目惊心。
耶伦还要不断信口开河的说“美国对中国的制裁,不会损害中国经济”。
耶伦这种鬼话,谁信。
资讯(2)
日本6月贸易顺差430亿日元。
日本财务省20日公布的6月贸易统计初值(以通关为准)显示,出口减去进口的贸易收支为顺差4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
这是2021年7月之后首次呈现顺差。
个人短评:
挺可惜的,没能继续创造连续贸易逆差的记录。
之前日本是连续22个月贸易逆差,上一次贸易逆差是2021年7月。
当然,日本这个贸易顺差也很小,才约合3亿美元,更多只是象征意义。
日本这次6月能贸易顺差,主要就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让日本资源进口金额下降。
日本之前连续22个月贸易逆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源价格太高,对日本这样完全依赖于资源进口的国家来说,自然会带来极大的压力。
资讯(3)
克里访华之行重启气候谈判,但未能达成协议。
美国气候问题特使克里结束了在中国的会谈,这次会谈推进了美中两国为重启紧张关系所做的初步努力,并试探了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寻求共识的意愿。
个人短评:
气候问题,已经是双方最有可能合作的领域。
但即使如此,克里此行,也只是重启中断的气候谈判,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这就是“谈妥派”所谓的“谈妥了”。
另外,克里这次的行程,比起布林肯和耶伦来说,舆论关注度要低很多。
还不如基辛格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