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室储能消防怎么做?
档案室(Archives Center)是各机关(包括团体、学校、工厂、企业、事业单位等)统一保存和管理本机关档案的内部机构,是整个机关的组成部分,是属于机关管理和研究咨询性质的专业机构。党、政、军等机关单位的档案室,又是机关的机要部门之一。从全国档案工作来说,档案室是国家档案工作组织体系中最普遍、最大量、最基层的业务机构。
大中型机关一般都设有档案机构,管理本单位形成的档案,但机构的名称不尽相同。在欧美一些国家称登记室,如德国人J.von 拉明根著的《登记室及其机构和管理》(1571)、德国的早期档案刊物《档案馆学和登记室学》(1806)、美国人T.R.谢伦伯格著的《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1956),都使用了登记室的概念。国际档案理事会组织编纂的 《档案术语词典》 (1984)收录了“登记室”(registry)词条,定义为:“机关、团体、组织中负责形成、管理和保存现行案卷、文件和半现行文件的部门。” 苏联在各部和其他各主管部门 、组织、企业,在中央和地方苏维埃与工会委员会、合作社联合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中,都建立有档案室,统称机关档案室。在中国,宋代各级国家机关普遍设立架阁库,金、元、明、清均沿袭宋制,亦设架阁库,具有机关档案室的性质。中华民国时期开始把管理本机关档案的机构称为档案室。当代中国在大多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都设有档案室。
档案馆(室)防火防控评估要点:①档案馆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应急广播,系统运行稳定、可靠;②档案馆建筑防火设计,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 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的有关规定;消防设施设备未定期自检,或年检不合格;③特级、甲级档案馆和属于一类高层的乙级档案馆建筑,其他乙级档案馆的档案库、主机房、缩微用房、音像技术用房、空调机房等房间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系统运行不稳定、不可靠;④档案馆区未设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档案馆库房、档案业务用房和技术用房未设气体灭火系统或细水雾灭火系统的。A 级数据中心的主机房未设置气体灭火系统或细水雾灭火系统或没有异地建有相同功能的备份系统而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B级和C 级数据中心的主机房未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⑤档案馆配备的灭火器不合规,库区配置的灭火器有二次灾害;
⑥档案库内有明火设施,档案装具未采用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⑦档案馆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未满足完好有效的要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未保持通畅。


全氟己酮电启动灭火装置是用洁净型全氟己酮灭火剂作为灭火介质,探测自启动,保证响应速度。直接安装在需要保护的防护区内,在发生火灾时,不需要经过复杂的管路,直接在防护区内喷放、灭火,灭火后不影响带电设备正常运行。全氟己酮液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离子,所以,和大多数物品接触后不会发生反应,对常用金属,如碳钢、铜、铝、不锈钢等材质亦无腐蚀,特别是绝缘性好,不会损害电子部件和线路,不会造成二次损坏,特别适合于电力储能领域。不受位置影响,可伸进各种窄小和复杂易燃空间和设备中。安装简便,节省空间,无需另外设置气瓶间,无需在安装空间增加泄压口系统集成、灵活适配,实现与消防系统友好联动探测自启动,实现快速、精准、有效的探测及扑灭火源,可用于无人值守场所。当气体灭火系统释放的灭火剂无法及时进入柜体内部,容易造成小火变大火,局部火变整体火的现象,本装置特别适用于高低压开关柜、配电柜、数据及通信机柜和弱电控制机柜等相对封闭的小型空间。
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电气火灾;
2)固体表面火灾;
3)液体火灾;
4)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本装置可广泛应用于与电子计算机房、电子设备间、数据储物间、控制室、通讯机房、档案库、票据库房、文物资料库房、变配电室、变压器室等场所、文物古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