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肠漏不要怕,益生菌来帮你忙

2023-02-24 17:42 作者:恒泰善行  | 我要投稿

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都会出现过这样的症状,比如易疲劳、便秘、焦虑、腹痛、不明原因的头疼和过敏等。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所有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病症可能有着同样的病因,那就是“肠漏”。而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疾病跟肠道有关,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肠漏症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病。虽然它尚未被医学界广泛认可,但全球数亿人可能患有与肠漏综合征相关的症状和疾病。越来越多的数据强调了肠道屏障和肠道通透性对健康和疾病的重要作用。




什么是肠漏?

在医学文献中,“泄露的肠道”也被称为“肠道通透性过高”或“肠道渗透性增大”。

肠漏是对肠道屏障允许潜在有害化合物进入血液的情况的名称。它不是普遍认为的医学症状,而是对一系列症状的推测性解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漏是指将肠壁固定在一起的紧密连接处变得松散。

肠道使用绒毛突起来控制通过肠道进入血液的物质。绒毛会捕获漂浮在肠道中的微量营养素,这些微量营养素已从摄入的食物中分解而来。绒毛和微绒毛将这些微量营养素推向肠壁上的微小开口,直接进入血液。然后,血液将这种营养输送到体内的其它部位细胞。正常情况下,紧密连结的肠粘膜细胞就是我们与外界的屏障,细菌、毒素和未消化的食物是无法进入我们的血液系统的。

当肠道渗漏时,肠道细菌及其产物可能会逃离肠道,这可能会产生炎症并导致组织损伤。同样,食物来源的抗原(蛋白质或部分消化的蛋白质)可以通过肠道并促进局部或全身免疫反应。

但当肠道受到感染、发炎、过敏或者原有健康的肠道菌群失去平衡时,肠粘膜细胞与细胞之间紧密结合的完整性就会下降,肠道的通透性就会增加。

此时,吃进肠道里未被消化完全的食物营养以及消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废物或者随食物进入的微生物毒素,会因此透过通透性增加的肠壁渗入到血液循环中,通过刺激自身免疫系统引起多种自身免疫症状,或者毒害内脏器官,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众所周知,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力都来自于肠道。而当肠道内壁出现“漏洞”时,由抗菌分子、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活动构成的肠道小环境就会发生异常。

免疫系统若是遭到破坏,后果很严重。

这就是慢性炎症的根源!而慢性炎症则是导致多种慢性病发生的原因。保障肠道健康和肠道保护屏障的完整性,已成为近年来医学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肠漏的原因

导致肠漏的因素有很多,外在的因素、内在的因素,都可以引发肠道健康问题。

慢性压力

慢性压力会增加炎症,导致肠道渗漏。研究表明,来自 HPA 轴的应激激素,如CRH,可以增加肠道通透性并引起炎症,同时压力直接介导肠道菌群,并破坏粘液保护层。

当身体受到压力时,就会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会增加肠道敏感度、炎症和肠道通透性。慢性压力会导致许多肠胃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甚至一些食物过敏。

饮食不当

饮食通过调节炎症直接影响肠道中好细菌和坏细菌之间的水平,不健康的饮食会造成肠道屏障失衡,进而破坏小肠的保护层,导致肠道渗漏。

特别是包括过敏源和易导致炎症的饮食,如添加糖、麸质、转基因食物、精炼油、合成食品添加剂、传统乳制品、深加工食品、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等。

过量毒素

很多人,不管大病小病,首先想到的就是吃药。但是,是药三分毒,它们可以杀死有害细菌,但同时,也杀死了大量的正常细菌。

其次,除抗生素外,导致肠道泄露最严重的因素还包括杀虫剂、清洁剂、来自水中的漂白剂等。

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免疫疾病史,相关的基因表达和生活习惯可能会增加易感性。

但这不是绝对的,基因不一定表现出来,还会受到生活方式的影响。但如果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遗传,相应组织的抗体水平就会上升。

菌群失衡

肠道屏障充当可能被肠道细菌修饰的屏障。

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的紊乱可能导致各种紊乱和疾病的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在肠上皮细胞中发现的与免疫、细胞增殖和代谢相关的所有基因转录中至少有10%受到肠道菌群的调节。





如何预防?

肠道屏障是身体与外界信号和代谢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肠道屏障功能受损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肠,而是整个消化系统和代谢功能。而随着肠漏严重程度增加和影响范围扩大,其他所有系统和脏器都将受到影响。所以,及时的改善和预防肠漏至关重要!

1.适当释放压力、多运动

研究表明,压力可能会增加肠道通透性。管理压力水平是潜在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和整体健康的一种方法。如果长期处于高压紧绷状态,胃肠功能长期受抑制,会让更多未被消化完全的大分子蛋白进入循环,引发免疫反应,加剧肠漏,产生脑雾、引发慢性疲劳,降低工作效率。健康的昼夜节律也可能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

酒精会增加肠道通透性,如果你有肠道问题最好避免。即使是适度食用也可以增加肠道炎症患者的肠道通透性。

2.取代导致肠漏的食物

如果有免疫疾病,一定要戒除麸质、酒精、加工零食,减少精致碳水,像乳制品、大豆、玉米、茄科蔬菜(茄子、番茄、辣椒)也会引发一些人的免疫反应。

加入对肠道具有保护作用的食物,比如富含泡菜、酸菜、康普茶、纯酸奶、椰子油。补充膳食纤维方面,可以用富含多糖的菌菇、海带来补充膳食纤维,减少富含植物凝集素的粗粮。

3.修补肠漏的营养素

谷氨酰胺、锌、维生素A、胶原蛋白,可以为修复肠黏膜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可以喝骨头汤、吃海鱼、扇贝类食物进行补充,也可以选择补剂。

维生素D、鱼油主要消除身体炎症,让肠道更快修复。

4.优化肠道菌群

益生菌可能有助于减少肠道渗漏。一些科学家建议它们可以加强紧密连接并恢复肠道屏障的完整性。

既然肠道菌群失衡,就要从细菌的角度来入手,可以增加益生菌以及益生元的摄入,直接补充益生菌,对于肠道的改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关注恒泰善行公众号,获取每日健康资讯

肠漏不要怕,益生菌来帮你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