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刷题阶段最重要的是耐心分析和总结

2023-03-18 13:00 作者:xao囧  | 我要投稿


本人大三财务管理专业的,准备参加国考和福建省考,想问问这两者教材一样吗?要分开备考吗?还有两个战线要拉多长比较合适?希望有大佬指点指点  



考过很多次,行测最高国考78.6,省考也基本在75左右,申论最高省考81,国考76。


FLAG:我讲的东西别人绝对讲不出来,因为百度不到。


就行测而言,大部分情况下国考和省考是一样的,只是国考的题目略多,一般省考2小时120题,地市130,副省135。


另外,一部分省份会有些特色题目,比如数字推理呀科学啊什么的,这个找几套自己省份的原题看看便知。





就申论而言,大部分情况下国考和省考依然是一样的,看大纲即可明晰。

对于第一次公考没有基础的同学,需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了解下基础知识。刚开始用7天的时间可以先看一遍教材,不爱看书的找视频刷也可,一遍知识点下来之后,对行测和申论的知识点有个大概了解。


在开始复习计划之前,我们先全真模拟一套真题,了解自己的长短板和偏好,有一个明确的提高方向和要求。


从中学到高考,我们知道坚实的基础有多么重要,所以我们既然开始了公考的学习,打基础阶段一定要打牢,为之后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不管报的线上班还是线下班,都要有一个基础笔记,每天学到的方法或想法随时整理随时添。


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是进行模块的学习加练习。将每天看视频根据自身情况计划好,可以先学习言语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模块,常识可以不用看,反复回看视频,将知识点学透,一定做好笔记,会为最后阶段省不少事。


刷题阶段最重要的是耐心分析和总结。在刷真题阶段,运用上一阶段学到的方法和公式技巧,去尝试做题,完善和总结盲区和错点。


每天两套真题,卡点模拟,预留出答题卡的时间,修改真题并耐心分析错题和总结方法,从而不断完善和巩固薄弱点和逻辑角度盲区,坚固逻辑体系和作答技巧。


这时候时间已经过了三分之二了,阶段总结主要是对上面阶段的复盘和总结。针对性的巩固和突破。对于疑惑不熟练的地方再进行回顾和视频巩固,完善基础笔记。


在这总结提升阶段,对模块的正确率、做题顺序,做题思路、果断取舍等情况有个安排。在真正考试的时候,在保证做题速度的情况下,做到最大得分。

就拿我举例,备考的时候也跟大多数人一样觉得申论难,别说做题了看材料都费力。看经验分享也有好多人说,申论难提分还是行测只要多做就能高分。结果最后成绩出来,我的行测成绩是不错八十多分,但申论五十多分,加起来都排到大后面去了。


因此我想说的是不要因为哪一部分提升快,就忽略其他题。即使某一部分你练得再好,也可能不如人家每种题型都比较平均的,最好还是根据难度适当调整学习时间。





笔试中哪一部分提升快


先来说说我心中公考笔试的提升速度排名吧,首先就是申论简答题,其次是行测的资料分析、数量关系、言语理解和判断推理,最后是大作文和常识。


大作文不用多说都是根据框架套路写的,一般都不会有太大的分距,常识题想要短时间内提升是不可能的,常识本来就是生活经历积攒出来的。


行测部分对我来说除了常识,其它几种题型都是有规律、技巧的,比如数量关系需要活用公式,资料分析其实和申论有相似之处,只要掌握住方法其实是不难的。


公考笔试中最能拉分的就是申论小题了,每道题错一个关键点,最后分数都会差很多。正是因为有难度,掌握住方法提升的才快,毕竟难度一般的大家水平都差不多。



如何提升学习成绩


1.学会根据时间制定目标计划,有明确的方向后学习会更有动力,学起来效率加倍。


2.学习过程中注重梳理,学会整合知识点。例如申论学习就非常需要这一步,通过做思维导图、梳理写作框架,不仅能帮助理清思路,也能将不同知识串联起来,不断加深理解记忆。

最后的冲刺阶段最重要是保持稳定的心态和稳住学习的节奏,不能因为最后的时间,学不进去而放弃。冲刺阶段可能学习效率较低,也没关系,一定要有自信,主要是反复复习之前的知识和笔记,熟练记忆知识点。


申论的复习是与行测同步进行的,所以复习时间和阶段也差不多,但申论比较难get到点,所以要多多动笔练习和吃透。

一般省份的申论大纲直接copy国考地市,少数省份把国考地市和副省大纲简单拼接融合;极个别省份有一定特色,这个需要另谈。


副省、地市、一般省考联考、县级、乡镇,这几个级别的申论对能力的测查方向不同,从大纲到材料到题干都是有显著区别的,需要具体分析。


(但是,申论的准备依然是区别不大的。因为就应试而言,虽然不同级别的申论测查方向不同,但区别在给定的材料和题干上,而分析材料的方法是一样的。)



刷题阶段最重要的是耐心分析和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