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汉字的性质
1、文字的性质就是这种文字所使用的符号的性质决定的。
2、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有语音有意义,因此作文语言的符号的文字必然有音有义。
不过作为语言的符号的文字,和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字符)是不同层次上的东西。如,“花”是花草之花的符号,但是“艸”和“化”是“花”这个文字使用的符号。
3、合体字、准合体字和独体字
合体字:像“花”这样的可以从结构上进行分析的字,称为“合体字”。合体字的各个组成部分称为偏旁。秦汉之后所造的合体字,基本上使用已有的字充当偏旁的。(有些字在做偏旁时有变形的现象,如“艸”)
准合体字:在上古汉语中,有不少表意字是用两个以上不一定能独立成字的象形符号构成的。
独体字:有些汉字从结构上来看不能够分析。
4、字符: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各种文字的字符大抵可以分成三类:意符、音符和记号。拼音文字只用音符,汉字三者都使用。
5、意符:和文字所代表的词只有意义上的联系的字符。象形、指事、会意都是意符,以及形声字的形旁。
有的意符(形符)作为象形符号来使用,他们通过自己的形象来起表意作用,如:古汉字里的“人”“日”。几何形符号如果不是用作记号,而又以形表意的作用,如:一、二、三等也属于这一类。古汉字里的独体字,基本上都是单个象形符号造成的表意字。
有的意符(义符)不是依靠自己的形象来起作用,而是作为已有字的表意偏旁,依靠本身的字义来表意,如,“歪”即不正。形声字的形旁一般是由依靠本身字义来指示形声字字义的字来充当,因此形声字归为这一类。
6、音符:和所表示的词攸语音上的联系的字符。假借字以及部分形声字的声旁就是使用音符的。
本无其字的假借,人们在假借某个字来表示和它同音或者音近的词的时候,一般不会要求二者在意义上的关系,但有时候无意间,二者也会产生意义上的相似。
形声字的声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单纯借来表音的,第二类,音符兼意符。
7、记号:和所表示的汉字没直接的内在联系的符号。
记号造字,如,古汉字里的“五”“七”“八”等
由于形体演变,成为记号字:
独体表意字,失去了表意的功能;准合体字,如“並”;少数合体表意字,如“表”;少数形声字,如“年”;形声字因为语音和字义两方面的变化成为了记号字,合体字的表意偏旁失去表意作用,转化为记号,如“特”;假借字所借之字的用法被人遗忘,假借字成为了记号字。
由于记号字仍然可以代表他们原来所代表的词,它们在用作合体字的偏旁,或者假借来表示其他词的时候,仍有意符或者音符的作用。
由于形体演变,成为半记号字:由记号和音符或者意符组成的字,大多由形声字变来。形声字的声旁失去了表音的作用,转化为记号。
因为原来的意符或者是音符很多都变成了记号,因此一大部分的表意字、形声字和假借字都成为了记号字或者半记号字。
8、汉字在象形程度较高的早期阶段(西周以前),基本上是使用意符和音符的文字体系;后来随着字形、意义、语音的演变,逐渐成为使用意符、音符和记号的文字体系(隶书的完成)。
9、汉字应该称为“语素——音节文字”,一个汉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语素。大多数都是单音节语素。
10、汉语里来表示两个以上的音节的语素,有使用假借字和造专用字两个办法。
造专用字只适合于双音节语素,如“咖啡”;使用假借字,通过添加偏旁或者改变偏旁的方法,制造形声字,如“蜈蚣(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