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生平简介(一)
本文行文比较《旧唐书》和《新唐书》,介绍一下狄仁杰。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人,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狄仁杰出身名门望族,喜欢读书,没心思接触官员。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祖孝绪,贞观中尚书左丞。父知逊,夔州长史。仁杰儿童时,门人有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皆接对,唯仁杰坚坐读书。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不能接对,何暇偶俗吏,而见责耶!"
——《旧唐书·狄仁杰传》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
——《新唐书·狄仁杰传》
相比之下,《新唐书》少说了狄仁杰的家境。
接下来,狄仁杰被著名画家阎立本赏识,说是“海曲明珠”。
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见而谢曰:"仲尼云:'观过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荐授并州都督府法曹。
——《旧唐书·狄仁杰传》
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荐授并州法曹参军。
——《新唐书·狄仁杰传》
狄仁杰也是个思念故乡的人,曾说我的亲人就住在这片云下,创造成句“白云亲舍”“白云孤飞”。
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
——《旧唐书·狄仁杰传》
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新唐书·狄仁杰传》
狄仁杰的同僚郑崇质母亲年老多病,郑崇质要远行,狄仁杰不同意,表示要见蔺仁基,解释清楚这件事。蔺仁基对此很惭愧,和李孝廉和解,称赞狄仁杰为“斗南一人”。《新唐书》比《旧唐书》多一段话。
仁杰孝友绝人,在并州,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充使绝域。仁杰谓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而行。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岂独无愧耶?"由是相待如初。
——《旧唐书·狄仁杰传》
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谓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兰仁基请代行。仁基咨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敕曰:"吾等可少愧矣!"则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新唐书·狄仁杰传》
后来,狄仁杰走入司法领域,做到了效率高和公平性强。
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旧唐书·狄仁杰传》
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
——《新唐书·狄仁杰传》
旁边一位老者道:“我听说,这位狄大人可是了不起,做大理寺卿的时候,年断积案一万余件,没有一桩出错。后来,做了宰相,连破幽州使团案、湖州蜜蜂案、无头将军案、崇州大军案、蛇灵奇案,桩桩件件都是奇诡曲折。好多人都说,这世上就没有他老人家破不了的案子。”
——《神探狄仁杰3·漕渠魅影》第二章
大概可以看出,《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语言风格不一样,且一些细节存在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