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专访中家医家庭医生口腔资深正畸专家张景泉

2022-05-20 13:52 作者:家庭医生口腔医院  | 我要投稿


  在中家医家庭医生口腔,正畸科主任医师、全智能精控矫正学科带头人张景泉常常在“齿间上雕琢”。穿上白大褂40载,他肩负起每一个患者的蜕变重托,始终坚持“热爱美,才能发现美,塑造美”的理念,致力于正畸美学研究,用匠心守护美丽笑容。

  “抉择”充满挑战的正畸学科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张景泉在年少时,也与许多人一样对医学这个行业满怀敬畏与憧憬。“良医”便是彼时的他对自己设立的目标,也是对自己的激励。1963年,他的高考志愿填上了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六年本科的积极进取、钻研努力,1969年张景泉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开始了他的口腔行医之路。


  80年代,国外正畸技术被不断引入国内,我国口腔正畸临床医疗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正畸医师却是屈指可数。张景泉说,“当时就是抱着钻研一门别人不会的冷门学科而踏上正畸之路。我喜欢美景,喜欢美的事物,正畸能让一个人的气质得到提升,都对美有极致追求,有很多相通之处。”


  几十年来,张景泉沉浸在正畸领域里,经历了我国口腔正畸技术从活动矫治器到细丝弓、方丝弓、直丝弓正畸技术的演变,并参与了自锁正畸技术、隐形矫治等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与推广。正是有了这批国内最早正畸医生的披荆斩棘的勇气,不懈努力与付出,才有了如今我国口腔事业的蓬勃发展。

  与时俱进拓展正畸科研技术


  作为学科带头人,张景泉注重人才培养,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下级医师言传身教,凝聚一支技术结构合理、敢于开拓创新的正畸医生团队。


  2017年,张景泉在中家医家庭医生口腔的大力支持下,迅速成立数字化正畸中心,积极引进人才与现代化的先进设备。在他的带领下,口腔团队攻坚克难,大力开展新技术与新项目,提高了科室的整体诊疗水平,解决了许多正畸疑难问题。2020年,全智能精控正畸技术面世,这项新技术凝聚着张景泉团队的点滴心血,填补了国内智能化正畸技术的空白,以智能引导与精准控制矫正全过程细微至0.1毫米而蜚声业界。


  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张景泉在牙性、功能性、骨性错合畸形的正畸上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有过万例的口腔正畸成功病例,成为远近闻名的“齿间琢玉人”、“正畸美学家”。而张景泉认为这些远远不够,知也无涯,从勤苦得,医学尤须在道上。


  私底下,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张景泉为“张大神”。在正畸科研工作中,他会一步步耐心地讲解研究的难点与解决方向。正畸科的医护人员都说,在张景泉的支持与鼓励下,科室互相督促、互相支持、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视患如亲彰显正畸医者初心


  一路走来,早已步入花甲之年,却不改医者仁心。除了带学生,做学术,张景泉一周要接诊不少正畸患者。面对所有患者,他都能温文尔雅,面带微笑,用一颗细腻、敏锐的心,制定匹配患者诉求的个性化正畸方案。华南口腔正畸界说起张景泉,他的医术与医德都值得称道。“处处为患者着想”这个主旨,一直指引着他前行。


  两年前,龅牙、嘴突一直困扰着王女士,笑不露齿、掩面笑是她日常的习惯。自孩子上了幼儿园,有了空余时间的她,迫不及待的慕名来到中家医家庭医生口腔正畸科寻求治疗。张景泉经过仔细检查与耐心沟通,充分了解王女士的诉求,为其制定了详细、精准的全智能精控矫正方案。


  由于是成年人矫治,患者牙齿不齐问题严重,在治疗过程中张景泉特别关注患者的情况,经常叮嘱患者按时复诊,定期回访患者治疗效果。两年的矫治结束,患者咬合功能良好,面部侧貌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王女士的困扰得到了完美解决,灿烂的笑容时刻挂在脸上。


  张景泉的办公室里,满是患者送来的一面面锦旗,这是对张景泉从医以来严谨工作、用爱心与奉献守护患者健康的真诚感谢。不仅代表了众多患者对张景泉医德医术的肯定,更是对他关爱患者、服务患者、情系患者的崇高精神与道德情操的赞扬。




专访中家医家庭医生口腔资深正畸专家张景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