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分城乡跨考|23级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数学|辞职大龄跨考|考研高分经验分享

编辑切换为居中
一、为什么选择考研和考研动机
在谈经验之前,先说一下自己初试成绩和背景,可能不同的基础要有不同的备考思路和方法,我的建议仅供参考。初试400+,本科是某985的半艺术类工科。毕业后去了某私企,工作了半年多公司承诺的待遇逐渐取消,就打算辞职回家考研。
由于大学专业几乎完全用不到数理化生,我的优势一点也发挥不出来,感觉自己在原行业一辈子只能碌碌无为,于是我打算换个赛道跨专业考研。事实证明,不喜欢的专业很难学好,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更容易学好。在考华东学科数学之前,一定想清楚是不是真的很喜欢数学教育。
由于自己高中时数学比较好,且高中就经常教班里其他同学数学理综题,大学期间也做过很多志愿家教和一对一家教,在教他人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一种成就感和助人为乐的快乐,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于是心中萌生了考数学教育研究生的想法。在师范院校里面,华东师大和北师大在学校层次方面跟本科比较匹配,但是北师大不收跨考生,而且华东师大考高数相对来说容易准备一些,华东师大学科数学几乎是我唯一且最佳的选择。
二、考研心路历程及考研难度
看到22年的考研报录比(547:13)和复试分数线(415),不由得心生害怕和担忧。自己是工作后的大龄非应届跨专业考生,自身带有很多debuff,选择华东基本就是不成功便成仁,跟朋友们谈起来大家也觉得不可思议,我做这个选择基本上属于破釜沉舟了。
备考过程中,曾经被333折磨的很难受,到9月后基本一大半的时间都在背333,无数次怀疑过自己,幸好欣途的带背营督促我一步一步走下去,如果孤身一人我可能坚持不到终点;也多亏了欣途精简的背诵卡片和必备100题,才能让我在最后的慌乱中把握重点,节省时间。
曾经被很多亲戚朋友怀疑过,为什么不考公,你能考到415么,一旦做好了选择,我们要能顶住周围人的质疑和压力。在12月份各种封锁静默,21号得了新冠,很多内容没有背诵完,在23号24号恢复了一些,熬夜每天睡两个小时,咬着牙发着低烧把初试完成。真的可以印证一句话,你坚持走到最后,你就成功了一半。
每个人备考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一个一个克服,坚持下来,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编辑切换为居中
三、跨考难度,是否歧视
华东专业课二考高数,相对来说内容较少,如果本科没有学习过高数,是可以在一年之内精通的,从这个方面来说,华东师范是很多跨考生的最佳选择。另外华东师范招生简章会明确说明对本科专业无要求,可以解读为学校有点鼓励跨考。但是一方面正是由于跨考生太多,华东可能偶尔报录比能达到40+:1,其中不乏很多985的工科生。
复试候场时通过聊天了解到,跨考的比例应该比本专业大,更大程度上印证了华东师范不歧视跨考。如果在复试中把跨考生都筛除,可能都凑不够招生名额了。跨考生不必担心复试,欣途会发放复试手册,里面有往年的复试真题,大多数内容是可以用初高中知识解决的,除此之外还会组织模拟面试,帮助同学们提前适应面试环境。
对于跨考生来说,有两个难关。
工科跨考生往往都是理科生,可能不是特别擅长背诵,背诵333的过程中经常会怀疑自我,不过一轮一轮,咬牙背下来,到第四五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了质的提升。
另外一个难关就是高数的学习,相比于本专业或数学专业的考生来说,跨考生数学基础是相对薄弱的,对中学课本的熟悉程度可能是不够的,需要在高数课本之外扩充一些内容,比如欧拉公式。综上,333和916跨考生花费的时间一定是多于本专业考生的,建议大家一定提前准备,只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才能学好这两科。如果备考时间比较紧张,可以考虑报班,欣途的真题资料,强化资料,学长学姐的讲解补充,可以帮忙节省不少时间。

编辑切换为居中
四、专业课备考建议
其他科目的经验贴非常多,我不再赘述,在这里大概详细讲下916数学的备考经验。
①做题方面
由于高等数学只考察高数上下册,内容比较少,做题方面可以做2-3套练习册,像欣途黑马题册,欣途高数冲刺十套卷。
另外可以补充做一些统考题打基础,例如汤家凤1800,武忠祥严选题,数学基础需要一定量的题目巩固,且做题速度需要刷一定量的题目来提升。
欣途黑马题册主要摘选了师范院校的一些高数题,相对来说更贴合师范院校出题特点。
冲刺十套卷可以自己进行模拟,冲刺十套卷的难度要略大于平时所做习题的。面对916的改革,需要做一些难题。平时只做简单题考场看了难题可能发慌。
②考题重点
高数上是历年考题的重点,极限、中值定理、定积分不定积分、重积分(二重或三重、曲线曲面积分)以及级数是每年的必考题。每年课本重要定理定义的证明或应用也几乎是必考题,如拉格朗日以及泰勒中值定理、极限定义、微分定义、微积分基本定理等。
高数下则主要是应用,很少有证明题。鉴于往年真题有课本原题和课本原定理证明,所以务必忠于课本,而不是沉迷于刷全国统考视频和题目,毕竟没有针对性。
③时间规划:
总结是备考全程都需要的,
基础阶段总结基础知识,掌握基础和重点,了解大概有哪些题型,总结重要定理的证明以及应用,总结错题及易错点或认知冲突点。
强化阶段总结每一章节的题型,要养成看到题型就想到用什么方法的素养(这个素养必须达成),甚至自己脑袋里要能回忆起一些典型题目的题设和条件,不仅会做题,甚至会自己给自己出题(要求高一些了)。
冲刺阶段要对全年学习做总结回顾,针对自己薄弱点做一些针对练习。任何学习一定要总结!总结!总结!觉不能不顾学习效果一味向前赶进度。赶进度可以通过提高学习效率或挤时间提高学习时间来赶进度,而不是降低学习效果忽视必要的学习过程来加速!!!!
具体的来说,
建议6月之前完成高数上下两本课本的学习,通过真题了解华东916出题特点,了解欧拉公式等重要初高中结合的相关知识;
9月之前做完至少1套补充习题册(建议两套);
9月以后,这时候基础知识应该挺牢固了,可以把真题拿出来认真做一下,一是进一步体会出题特点,二是评估一下自己的水平。10月以后,要根据自己做真题的情况,自己的薄弱之处,做一些补充,
同时10月以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每天做适量的题目,保持做题手感,到十月份,如果做题速度比较快,应该是可以15-20天完成一本习题集的。
11月以后,刷题不是大家的重点了,重要的是总结一年以来的学习成果,回顾错题经验,进行至少两次的模拟提前模拟考场,继续保持做题手感,到了该收网的时刻了。
关于时间规划,未必一定跟我的一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但是节奏上尽量不要慢于以上两个月。回想自己备考过程,8月份欣途组织了一次进度展示以及督促指导,当时我已经完成了高数上下册课本学习,还另外完成了一本习题册(正确率还不错),但是有的同学8月份还在看课本,可以说太慢了。尽早开始学习,进度快一些,也可以给自己增加一些信心,在考研过程中信心也是很重要的,没有了信心,很容易做出弃考的决定。
五、一些小建议
(1)政治一定要早开始,不要听很多人说8、9月不晚,甚至10月开始学都行。政治一旦出题难,开始的晚且过度依赖肖四肖八的同学大概率考不好。2023年很多人二战甚至不如一战时政治高,有大批的同学政治不到60分。大家一定要对政治引起足够重视。
(2)英语重视单词背诵,不要过度追求捷径,只背诵1700核心词。英语词汇量上去了,只要语法不太差,各种阅读都很容易。
(3)华东333重复率很高,欣途老师会帮忙梳理各章节的考频以及重点,在冲刺阶段还会发放必背100题。抓住重点,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最后考的内容全部都在必背一百题里面。
最后,我想说
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坚持下去,我也曾很多次想过要不要放弃,但还是一步一步坚持下来了。
大家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很正常的,不用妄自菲薄,坚持下去,
做好自己应该做和能够做好的事情,未来一定不会辜负你。
ps本文为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