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4.写在学习前:《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框架3)——应该秉持的学习方法

2023-02-27 19:10 作者:水木迟迟  | 我要投稿

四、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方法和基本史料

本节总图(1)


(一)学习方法

1、根本方法

 结论:   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学习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根本方法。

 论述:(总)学习中国近代史,要坚持唯物史观,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才能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规律,才能看清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走向。

      (分)唯物史观从人类物质生产的实践出发,考察和揭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正如马克思发现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者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人类历史是一个向前发展的运动过程,具有必然性和规律性,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性是通过一系列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等等。

(总)评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这些基本原理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就可以更好地认识了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和性质,更好地认识近代中国革命的原因、对象、动力和规律等等。

     与此同时,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史,除了需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外,论从史出也是一个基本的学习方法。

局部放大图(2)

2、需要掌握的其他方法

(1)阶级分析法

       鸦片战争以来,地主阶级、农民阶级,以及新生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政治主张,其际遇命运也迥然相异,有的被历史淘汰,有的彻底失败,有的取得过一定成功但也归于失败,有的则最终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要正确、深刻认识此中的奥秘,就必须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透过历史现象的表面,深入研究各个阶级所处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分析其理论主张和实践的本质及其成败的根源。

       在运用这一方法的过程中,应当尽力避免简单化、极端化、孤立化、教条化,力求实事求是、全面客观。

(2)历史主义的方法

        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去认识和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历史上的各种事件和现象得以发生、存在的理由。

       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应当把具体的历史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出发考察问题;重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从特定的时空条件考察其前因后果及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特别是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联系。

      反对按主观想法凭空臆想和推断历史的虚无主义。

(3)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历史学本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几乎包括了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

     要想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近代史,就要参考借鉴人文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乃至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地理学、计量学、心理学的方法等。

(二)基本史料

局部放大图(3)

1、注意事项

       仅中国近代一项的史料就浩如烟海,我们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除了要掌握上述的几种学习方法之外,还要了解和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史料。

       中国近代史的史料承载形式不止一种,诸如文字记载、音像资料、考古挖掘资料,以及古建筑等物质性的遗存。

2、主要书籍

      初学者、爱好者以及本专业的同学可从《中国近代史必备文献书目》等工具书中获得基本史料的信息。

      阅读史料可以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国史学会编辑)开始。

      此外,《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等编辑)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央档案馆编辑)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辑)

                 《文献丛书》(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辑)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编译)等,这些都是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史必不可缺的资料。

3、基本的研究常识

(1)学会鉴别

(2)学会比较

(3)学会考证

今日学习关键词:

学习方法;根本方法;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法;历史主义的方法;跨学科的方法

寄语:这一节重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论述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方法,记得带入一些例子会更有说服力。

笔记者:羯同学||《水木迟迟》

参考书目:《中国近代史》编写组.《中国近代史》(第二版)上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1.12





      

4.写在学习前:《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框架3)——应该秉持的学习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