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动抛光(主要是模型),我想说的
模型和汽车等对漆面的抛光原理是一致的
甚至抛光膏能通用。
抛光的原理是用粉状的磨料把漆面的凸起磨掉
至于是抛光块还是抛光膏那就是表现形式的问题了(抛光布一般是指用来蘸上抛光膏搓的布)
关键词:粒度、磨料、溶剂 搞懂这些有助于理解抛光原理

常规的套路
首先漆面抛光需要先上光油(有没有勇士愿意尝试消光之后抛光)
而为什么喷上光油已经是光泽面却还要抛光
主要因为光油在干燥的过程收缩形成橘皮造成漆面不够平整不够润
还有光油干燥过程会落灰以及喷涂过程中落灰导致漆面颗粒状凸起
常见的光油有油性漆(硝基就是油性的)和水性漆(废话漆不都可以这么分类)
工业漆和模型漆的主要区别在于细腻程度以及成膜厚度(模型漆更细腻成膜厚度更薄)
工业漆一般调漆更稠(也就更容易堵笔)但是喷笔依然可以正常喷涂
大流量高气压(喷笔气压的三倍以上)的工业喷枪不适用于模型喷涂,除非你钟情于果冻状漆面且气泵压力足够
只要是合格的光油都能在完全固化之后形成透明有硬度的漆膜
以我的实际体验来看,传统硝基光油干燥至少需要一天,尤其是工业漆。烤漆可以大幅度缩短干燥时间并提升漆面强度,此方法适用于工业漆和硝基漆(比如郡士硝基)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水性漆
喷光油要有足够的厚度,常规光油需要湿喷

如果光油喷涂顺利那么接下来该正式进入抛光了。
抛光同打磨一样也需要从低到高
以目数计从2000开始一般到10000目形成镜面。
湿喷三遍(这里指模型漆)的漆面能够经住1000目砂纸打磨橘皮的操作,但后续的抛光则很有可能抛穿漆(所以最好从2000目往上开始磨橘皮以防磨穿)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抛光呢?
那你可能会得到一面光泽得发亮的。。。。橘皮
如果抛光的过程中跳了目数(比如2000目磨完直接上8000目)那你可能会得到一些光泽的划痕
或者你足够有毅力去慢慢磨
所以按部就班地来吧。
当然现在已经有省略的办法:一步抛光
就是只用一种抛光膏一次性完成从打磨到抛光的所有工序,真一步到位
我推荐电抛(不是那个抛壳的抛啦)
因为对于大平面和弧面电动抛光高效便捷不那么费手(曾闻一手动抛光24比例民用搓到手抽筋)
电动抛光操作就是把抛光膏涂抹到要抛的地方,启动工具把磨头轻贴在面上磨
需要用到:电磨(那种小型的) 抛光头 布或纸巾
有几点需要注意:
磨头按材质分主要有海绵、毛线、羊绒、羊毛线、布
按形状分有球、轮等
切削力毛线和羊毛线大于羊绒,轮(是压实的)大于球(是蓬松的)
黄布轮大于白布轮大于毛线
海绵据说切削力很低,但常用于汽车抛光(特别软)
羊毛和毛线材质有很明显的掉毛现象(飞得到处都是)这个问题在用开水泡过磨头之后能大幅度缓解,压实的羊绒磨头泡过会些许蓬松。注意晾干后再使用
洗掉磨头上面的抛光残留物可以让磨头重复利用,洗不掉就别再用这个头了
电磨对于转速和扭矩要求不高,2000转足够用,而很多电磨转速上限一万多
电磨的转速不能太高,因为转速过高球形磨头会直接甩成饼状,磨头也会显得更硬,切削力更强,有概率获得磨穿的惊喜
转起来的磨头轻压只要贴上抛光面就行,不要因为磨头没有全贴上就使劲压,重压之下。。。必有....划痕吧
抛光最好要来回移动磨头,防止静止导致过热(摩擦生热啊)融了漆或者抛光不均匀
对于棱角处千万要小心,同样的压力压在一个面上是轻拂,压在一条棱上就是硬搓了
我的建议是从面往边或棱推,这样不容易磨穿边角
旋转的磨头碰到边角的位置可能会把件卷走,别忘了那是旋转体,参考使用旋转类电动工具不能带手套(我是真的把零件带飞过)
抛光持续一分钟即可,且抛光膏不要挤太多
具体做到什么程度,我的建议是多看演示之类的去比较自身
抛光结束之后漆面的残留物喷上水(因为我用的抛光膏是水性的所以)用纸巾或者毛巾擦去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用纸巾或者干擦可能会留下划痕
我有一个指甲钳在手捏使用之后直接卫生纸干擦,镀铬的表面划痕密密麻麻。
究其原因,人的汗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纸巾以及某些灰尘类的颗粒有划伤光泽面的可能
请小心地拿取成品。我的感受是光面相比于哑光更为娇贵,尤其是落灰的时候

一些不怎么常规的方法
除了硝基光油和水性光油需要历经上漆、打磨处理、抛光等复杂工序之外
还有其他方法
氨基光油
目前只在GN、GT两家有看到过,根据其性能描述不确定其是否为聚氨酯漆
氨基光油流平性优于硝基光油,故要求不很高可以直接喷涂出镜面
氨基光油硬度高,但据说挂漆(附着力)不是很好
硅基光油
目前只找到过瓜子牌硅基光油
依其商品宣传看,硬度比氨基光油更高(约6H,氨基光油约4H)且不可打磨
喷涂手法独特,为薄喷直到形成平滑漆面,干透后漆面薄
氨基光油和硅基光油应都为油性漆,两者应都易堵笔
清漆
有些浮漂(钓鱼用的)使用的清漆或许可以在模型上用。这种漆刷上都能形成光泽面,只不过漆面的细腻程度有待考证。
打蜡
这个方法一般用于增亮增润,碧丽珠、地板蜡也是打蜡的原理。并非偷懒不打磨的解决办法,而是用于锦上添花之类

关于“模型”这个称号的一些问题
已知一步抛光有GN、GT(这俩真没什么纠葛吗)、曼泽纳三个品牌有做
GN、GT标明为模型用,曼泽纳则是为汽车抛光研发(我相信不止有这一家做)
以曼泽纳为例(亲测有效且效果不错)在橘皮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抛光到镜面
原理是磨料(开始粒度较低)在打磨漆面的过程中逐渐破碎变小(那细腻程度不就逐渐升高了吗)最终做到抛光
当然如果对此效果不满意的话还可以用它家的超级镜面抛光膏作进一步抛光
至于GN、GT是什么原理。。。他们秘而不宣
很多东西,模型和工业上的是完全一致的,包括但不限于抛光膏。
tb上搜索“抛光膏”
迪斯派有个抛光膏,宣传说进口氧化铝磨料,
然后我找到了同样是氧化铝磨料的同样质地抛光膏
两者价格吗,呵呵
当然有人会说,那是模型专用的
那么我把两管抛光膏交换包装,你用的出来区别吗?
常见所有种类的磨料,除去曼泽纳的自破碎磨料和GNGT的不知什么成分的磨料之外,都硬度远高于漆面本身,原理也都是一致
什么氧化铝磨料和金刚石磨料的区别,做模型基本上是用不到的
那“模型专用”体现在哪呢?
这种现象不止于抛光膏
“模型专用电磨”“模型专用上色夹”“模型专用调漆瓶”“模型专用砂纸”“模型专用抛光头”
GN模型的抛光头,“羊毛线”材质,和五金店售卖的羊绒以及毛线的抛光头尺寸一致。
那么羊毛线是什么材质呢?
我找到的解释是:羊毛线是羊毛织成的线。
那么羊毛线在五金店也能够找到,只不过稀有了亿些
至于价格,与GN家电磨一样也是呵呵
曾经我买过郡士的塑料滴管,造型独特,三块多一个,正常捏住胶头的位置吸取,三次,裂了
然后我转而十块钱左右包邮买了一大包塑料滴管
几乎每一个都是因为用够了还没坏才扔掉的,只有一个,捏了十几下之后裂了,而那包滴管,我现在还没用完
模型专用耗材,
做得最漂亮的是宣传页面和包装
他们甚至不舍得用非标件
打着“模型专用”的旗号
很多工具耗材早在某些“模型专用”公司(和作坊)成立几个公司历史之前就趋于成熟了,
材料一致的工艺一致情况下,所谓的“模型专用”就能调校地更好么?
抛光膏说粗目细目就是不标到底多少目,把耗材换个名就成功营造出信息闭塞的“胶圈”
原来两元人民币可以买到100个M2.6*6的自攻丝沉头螺丝包邮送到家
三十元人民币可以买到一桶1L硝基漆
不说别的,一个有掌心那么大的水龙头阀门
如果这个形状,这个材质,这个体积,
“模型专用微型液体闸”卖个100不包邮我觉得这是这些个作坊能干出的事。
很多模型工具选材和和工艺并非出于需求而是成本
当然也有诸如单刃剪钳推刀和纸遮盖带等却为独特专长的工具耗材,这些工具定价不低可以理解,都可以理解
因为“研发费用”“产量少”“模具成本”“工作室”等等可以加价的条件在买家这边都是难以调查且没有统一标准的(有统一标准的它很多时候宁愿新造圈内词汇也就是不写),市场允许的情况下往往只是看良心
然而良心通常是要被狗吃掉的,“模型专用”也不过如此。工具耗材可以达到手工做不到的精度,是工业化的骄傲,而不是用来掩盖溢价的手段
故弄玄虚的操作也是许多商家善用的,一个产品往往只会描述其多么神奇多么有用,丝毫不提及其在标准下对应的是什么,主打的还就是信息不对等
更何况十元钱一百个的东西它可以拆开卖一块钱一个
"模型专用大米"十块钱十二个不过分吧(呵呵)
站在被异化的“胶圈”的角度,一颗螺丝只要两分钱只会在梦里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