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莱克修斯传(论吹爹的自我修养)泥沼中的帝国1

随后尼基弗鲁斯三世·波塔尼亚斯(Nikephoros III Botaneiates) 取得了(东)罗马帝国的皇位,他崛起于帝国的西部地区,进而进驻君士坦丁堡并且自行宣布其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他上台之后派遣阿莱克修斯去反对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皇帝米哈伊尔七世·杜卡斯被废黜,被迫扔下皇冠和紫袍,进人修道院中度过余生。尼基弗鲁斯三世·伯塔奈亚迪斯坐稳了皇位,强迫前任皇帝的妻子玛利亚作为自己的皇后, 关这一点我还会在后面详细地记叙。这时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还是皇帝米哈伊尔七世·杜卡斯任命的迪拉希伊地区的总管, 他早在尼基弗鲁斯三世·伯塔奈亚迪斯取得皇位之前便打算起兵反对米哈伊尔七世·杜卡斯。我不需要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进行详细的记载:在我丈夫的著作里对于举事的原因记载得极为详细。简短地来说,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也想利用自己在都拉斯地区的示范作用,进而取得帝国的西部地区。谁要想知道这段历史的细节的话,我建议他去参阅我丈夫的著作。
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出身于名门望族,具有高大的身材,有着英俊的脸庞、卓越的智慧与健壮的手臂,他对于战争艺术的运用堪称完美。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完全有能力胜任皇位。他拥有这样能力的观点并不仅仅是他本人的一己之见,而是很多士兵和公民的共同看法,他们把他视作首位,认为他完全有能力统治东西方。当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举事的时候,他所经过城市的居民夹道欢迎他和他统率的军队,并伴之以掌声。尼基弗鲁斯三世·伯塔奈亚迪斯对此感到极为不安,这场变乱使他的军队和整个国家惊慌失措。我的父亲阿莱克修斯和他统率的军队被派去对付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因为我父亲率领的军队前不久刚刚取得了胜利。很显然,对于(东)罗马帝国来说,当时正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局势。东方的军队分散在各个地区对付土耳其人,土耳其人此时已布满了从黑海到达达尼尔海峡、从爱琴海到叙利亚的广大地区, 他们还经过了帕姆菲利和奇里乞亚, 并控制了远至埃及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仅有少数的东部军队还能够在(东)罗马帝国皇帝的控制之下,而西部的军队大多已投靠了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在(东)罗马帝国皇帝控制下的军队中还有不少人不久前刚刚学会使用剑和矛,还有些人手持凯尔特人所使用的武器(指的是被帝国雇佣的诺曼人步兵),而且这样的军队中还出现了很多减员缺额的现象。皇帝给了我父亲这样的军队,还邀请了一些土耳其人作为同盟者,之后他命令我父亲阿莱克修斯出发,与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作战。统帅具有智慧,掌握战争的艺术,但皇帝却并没有给他一支优秀的军队。当得知敌人在迅速展开进攻的时候,阿莱克修斯并没有指望同盟者,他很好地装备了自己的部队之后,离开了君士坦丁堡。到达色雷斯后, 他在阿尔米拉河畔扎营, 没有挖沟和竖立密桩栅栏。当得知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军队已经在基多克特平原展开后, 他认为让自己的军队与敌军保持更大的距离更为恰当一些。阿莱克修斯没有靠近敌军扎营,是为了不让敌方搞清自身的真实情况。阿莱克修斯在队伍中挑选了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士兵,让他们与敌军身经百战的士兵相对抗,因为他有了自己的策略去取得胜利,他留下勇敢和富有经验的士兵来准备进攻。(这种情况首先还是因为部队素质太差,其次这种布置和田径赛马情况类似,那就是为了蛊惑对方并且让对方鲁莽进攻)
我的叙述直接转向这两位狡猾的军队统帅的交战时刻: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和我的父亲阿菜克修斯(他们在勇气上不分上下,作战经验上也彼此差别不大)。现在,谁的军队可以在战场上坚持下去,这将决定着战争的走向。作战双方的总指挥都是很潇洒而且高尚,他们的力量与作战经验正好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下就看命运垂青于天平中的哪一端了。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军队实力较为强大一些,他从自己的实战经验出发,指望能够占据有利的位置,而阿莱克修斯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对自己所率领的部队并不抱太大希望,而是寄希望于战争的艺术和技巧上面。
两位统帅互相看见了对方的队伍,他们知道现在是战斗开始的时刻了。当得知这一点后,阿莱克修斯下令军队停止移动并且拆毁兵营。而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则把自己的军队与其相对布阵,将自己的军队分开布置如下,他下令左翼和右翼的士兵排列成行,右翼的军队由自己的亲弟弟约安(Mo aHH) 指挥。在右翼的军队里有五千名士兵:有由马尼阿克(MaH Hak) 统领的意大利士兵, 有塞萨利亚(色萨利,色萨利骑兵从马其顿王国时期就因为强大冲击力而出名) 的骑士, 还有一些他的政治同盟者所率领的军队。左翼的军队由卡塔卡隆·塔尔哈尼奥特指挥, 他统领三千名装备精良的马其顿和色雷斯士兵。而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亲自指挥的是中央方阵,其中有马其顿人、色雷斯人和贵族的精英部队。
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队伍的最为精锐的部分是塞萨利亚的骑士,这些骑士们身着铁甲,头上顶着闪亮的头盔,骑着良种的战马;骑士的盾牌和盔甲碰撞,叮当作响,闪着光芒,使人惊讶。队伍的正中央是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他就像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巨人,臂膀高耸,以他的外表就能够让敌人惊讶和恐惧。他所统率的军队和他的同盟者——武装起来的斯基泰人(实际上是佩切涅格人) , 中间隔着二斯塔季亚"。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向他的军队发出了号令:战斗开始时吹响号角,斯基泰人的队伍跟在他后面向敌人冲锋,其余的人也紧紧跟上队伍,冲向敌人使之崩溃。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就是这样发布命令的。这时我的父亲阿莱克修斯仔细地查看了战场,他将一部分部队安置在洼地里隐蔽起来,另外一部分正对着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军队。在准备好两部分军队——公开的和隐蔽的之后,他发表了演讲使军队士气大振。阿莱克修斯·科穆宁将伏兵分开布置,使其能够对敌军的左翼施以出其不意的打击。他把一部分骁勇善战的凯尔特人(诺曼人)命名为“不死军"(此处不死军和东罗正版唯一相似的就是名字),让他们贴身保卫自己的安全,并亲自指挥这支队伍。他把自己的注意力先转向斯基泰人,打退了他们的进攻,随后让土耳其人去对付敌方卡塔卡隆·塔尔哈尼奥特所率领的军队。
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当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军队靠近洼地的时候,根据我父亲阿莱克修斯的命令,隐蔽着的军队呼啸着从洼地里冲出。他们的猛攻给敌人造成了慌乱,给敌军以大量杀伤,使敌军转向溃退。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弟弟约安·布林尼乌斯“感受到了暴风雨般的力量”,充满了愤怒,他回到自己的坐骑旁,但他却被自己的部队所推倒,此时追击他所率领的部队的正是阿莱克修斯率领的“不死军”,他的方阵在“不死军”的冲击下混乱。“不死军”给敌方造就了杂乱和放纵的溃退,敌军在溃退中被消灭。

这时我的父亲冲人了敌军中最密集的地方,勇敢地和敌军进行厮杀,砍伤和击毙那些逼近他的敌人。阿莱克修斯奋不顾身地向前冲击,希望他背后的军队能够跟上来。这时阿莱克修斯看到,自己的方阵也已经散开了,他聚集了身边最为勇猛的战士(他们共有六人),拔出宝剑直接冲向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大胆地对他进行直接攻击,打算如果有可能的话,便将他杀死。
我父亲的一个战斗随从费奥多特 ——他从孩提时代起就为我父亲效力——反对我父亲阿莱克修斯如此冒险的行为。在他的说服下,我的父亲阿莱克修斯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想法,他与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方阵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转而去攻击那些已经开始逃窜的敌人,并开始利用这些人。但是我的父亲与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方阵保持距离的做法并没有完全成功,斯基泰人呼啸着冲了上来。这些斯基泰人一触即溃,他们施展了自己常用的做法——投降和溃逃。斯基泰人的部落就是这样:他们在战斗中无法给敌军以毁灭,也无法坚持到胜利,只会见风使舵,一旦形势不妙便投降、溃逃。(胡说,这明明是放风筝)这种现象在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后卫部队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他的仆从出于恐惧与斯基泰人混到一起逃跑。斯基泰人不间断地逃跑的队伍给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军队带来了极大的混乱,他队伍中各色旗帜混杂在一起,难以辨认。正如我已经说过的那样,我的父亲阿莱克修斯正在这样的情况下寻找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行踪,阿莱克修斯的随从看到了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坐骑,它披着皇帝专用的紫红色马披,戴着镀金的金属牌,在这些马的旁边还有几位随从人员,他们的装扮与皇宫随从一模一样。
看到这一情景,阿莱克修斯迅速戴上头盔,领着自己身边的六个勇士向这支队伍发起进攻。他推倒了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坐骑,并砍杀他的随从人员。干完这些之后他回到了安全地带,找了一个嗓音洪亮的传令官,把从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坐骑上摘下的镀金的金属牌交给了他,还给了他一些随从人员的用具,命令这位传令官拿着这些东西在全军中呼喊,说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也已阵亡。(这就是传说中的失败主义谋士是吧,不过这种情况在混乱的战场上确实容易让部队误认为主官已经阵亡)
这则消息由我的父亲发出,很快便由传令官告知军队里的各方,它使我父亲统率的军队更为坚强。不少士兵本来已精疲力竭,但是这则消息的传布则唤起了他们,他们被这条意外的消息震惊。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啊!战马依旧向前奔驰,但是马上的骑兵却纷纷扭头向后,他们不想再往前奔驰,而是开始感到吃惊和疑惑,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斯基泰人的队伍本来大多在战斗中被冲垮,此时他们就不再重新集合,而是四散奔逃以躲避追捕;也有些不再参与两军的厮杀,而是热衷于拾获战利品。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被抓”和“被杀”的消息进一步传播开来,激发起了前不久还是懦夫和逃兵的人的勇气。人们之所以会相信这则消息,是因为传令官带着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以及他随从们的用具,人们见到它就会相信,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以及他的随从已落人对方控制之下。

然而事情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地发展。一部分作为同盟者的土耳其人向我的父亲阿莱克修斯走来。土耳其人想要知道战场形势如何以及敌人在哪里,于是他们和我的父亲阿莱克修斯一同登上了一座小丘。我的父亲用手给他们指出了敌人所处的方位,土耳其人像旁观者一样地观看着。敌人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他们的阵势已经大乱,毫无章法可言,因此土耳其人无忧无虑,认为自身没有什么危险,好像我父亲这一方已经胜券在握了一样。但就在土耳其人无忧无虑时,事情却发生了变化———些我父亲这一方队伍中的法兰克人背叛了我父亲, 投奔了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这些法兰克人从战马上跳下,拉着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右手,对他宜誓效忠,战斗的双方都看到了这一场面。号声很快把法兰克人叛逃并投奔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消息传遍了战场。
看到敌人的阵势大乱,而且本方有同盟者土耳其人加人,我的父亲将军队划分成三部分,命令其中两部分在预定地点进行埋伏,第三部分与敌军直接作战。这个计划完全是由我父亲阿莱克修斯提出的。土耳其人向敌军发起了进攻,他们并没有排成方阵,而是分成了好几队,之间保持着固定的距离,每一队都骑着马冲向敌军,向他们射去密集的箭雨。这种战术的发明者就是我的父亲阿莱克修斯·科穆宁,他命令士兵收集了战场上敌人四处散落的箭支,而且还给了敌人。这时在我父亲贴身的“不死军"中有一个狡猾和勇猛的士兵纵马离开了队伍,疾驰着冲向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他用尽全力将手里的长矛向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胸部投去。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拔出剑进行阻挡,矛没有能够刺中他的胸部,而是偏离了方向,刺伤了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锁骨,并且将他的盾牌刺下一块来。(这种收集箭只的操作绝对不是首创的,但是阿莱克修斯的表现绝对不算差。因为有时间收集箭只需要维持战线(尤其是现在带着的歪瓜裂枣),将没有纪律的土库曼佣兵聚集起来进行大规模射击都是需要更高要求的)
土耳其人一个又一个地纵马逼近敌军,向敌人射去一团又一团的箭雨。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被这突如其来的猛攻搞得晕头转向,命令其军队保持阵型并且想方设法鼓起士兵们的勇气来。我的父亲率领这些土耳其人与敌军交战,显示出力所不敌的样子,并且向后撤退,敌人跟随着我父亲的部队,逐渐进人了他预先设计的伏击圈。他们达到第一个伏击圈后,我的父亲率领部队转过身去对着敌人,按照预先的约定,伏击圈四周的骑兵蜂拥而至。他们呼喊着射出箭矢,用箭雨使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和他的军队陷人晕头转向、昏天黑地的状态中。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军队根本无法站稳(他们——无论人和马——都遍体鳞伤),他们低下军旗,向后撤退,还有些向阿莱克修斯投降,把军旗交了过来。虽说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已相当疲劳并且多处负伤,但他仍然显示出了自己的勇气和魄力:他左冲右突、坚决奋战,随后指挥军队有序地撤退。在他的身边还有他的儿子和弟弟与他并肩战斗。他们极为英勇地奋战,这在他们的敌人看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马已经疲惫,它跑不动了,在战场上不间断的奔跑使这匹马累得半死。虽说马已经受不了了,但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仍然像一个无畏的大力士,他准备与两个赶过去的土耳其勇士进行肉搏战。这两个土耳其勇士中的一个用长矛与他进行作战,但是没有成功,他受到了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攻击。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挥起剑来砍断了他的手,他执矛的手掉落到了地上。第二个土耳其勇士跳下他的战马,像豹子一样扑上了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战马,抓住马的臀部,努力爬上了马的脊背。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像野兽一样转过身来,想用剑刺中这个土耳其人,但是他并没有成功,土耳其人扭动身体,避开了他的攻击。正当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用力打的时候,土耳其大力士抓住了时机,将其生擒活捉。

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被抓了——这是一项极其大的功绩。土耳其人把他送给阿莱克修斯,阿莱克修斯距离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被抓的地方不远,他们正试图整顿方阵的队形。土耳其人最先通过信使将他们抓住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的消息告诉了我父亲,随后他就从真实的场景证实了这则消息。将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转由自己亲自控制后,阿莱克修斯迅速致信皇帝尼基弗鲁斯三世·伯塔奈亚迪斯,告诉皇帝战斗的结果。阿莱克修斯并没有刺瞎俘虏的眼睛。阿莱克修斯·科穆宁没对他俘虏的人施以任何惩罚措施:他认为,俘虏们在战斗中被打败并被俘,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足够严厉的惩罚了。所以他以仁爱、友善和尊敬来对待俘虏。他对于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本人也表现出了这一点。在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被俘后,阿莱克修斯·科穆宁经常去探视他的情况,他们在前往某地时",阿莱克修斯·科穆宁给他从绝望中带去了希望,对他说:“你不要总是步行了,到马上坐一坐,休息一下吧。"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为自己的生命而担心,他几近发疯了,拒绝任何休息。他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丢失了对生命的希望呢?可能是由于他不得不屈从于总督的意志吧。他在战场上失败被俘,地位如同奴隶,不得不听从总督的任何命令。
统帅从马上下来。阿莱克修斯直接躺在草地上,像躺在床上一样,而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则把头放在“一棵高耸的栎树根上”。阿莱克修斯迅速人睡了,而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正如一句优美的诗句所描述的那样,“无法进人温柔的梦乡"。睁开眼睛,他望见了树上挂着的剑;他望望四周,一个人也没有,他摆脱了畏惧,获得了勇气,想用这把剑杀死我的父亲。如果不是这一刻他良心发现——被总督的同情心所打动的话,那么他的企图就会实现了。我经常听父亲向我说起这一段故事来。也许是上帝在守卫着我的父亲,命中注定他此后还会有提升的机会,直至最后取得(东)罗马帝国的权杖。即便是后来老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遭遇了意外,人们也都把责任归咎于皇帝,而认为我父亲没有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