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奥特曼融合激战街机卡片鉴别教学(B1~S1适用)

2022-10-18 01:34 作者:蝗蟲隊長Official  | 我要投稿

在横纹法推广到广泛应用,实际只有短短的一年不到,在这期间,横纹法通过简单易懂的使用方法以及便于解释传播方法原理的特点获得了广大玩家的一致好评,也多为萌新、老屁股所用,省去了非常多的麻烦。在横纹法大获成功的同时,对于横纹法的滥用也成为了群内的一种不良风气。出于对鉴别认真负责的态度,我始终坚持在鉴别过程中不单单依靠横纹进行辨别。令人惋惜的是,横纹这种直观的技巧在学习难度与深度上远远优于其他难以言传的技巧,即使这些比较复杂但是有效的方式的确存在,但是鲜有人使用之,这样的隐患则在部分看不见横纹的题目中体现了出来,并且杀伤力极强,中招比例较大。考虑到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有意识无意识的将横纹奉为唯一真理,间接导致了对于其他部分的讲解并不到位,所以进行完整且全面的解说是时下我给我自己定下的任务。 再者根据群友的情报,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将重心放置于横纹仿制上的假卡,极大程度的破坏了原有的鉴别机制,因此,我一定要强调一下,不要只看横纹来确定卡片的真假。本文将分多个部分,以正版卡片为样本,提供全面且独到的鉴别建议与技巧,耐心看完,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从正面开始:闪膜相关

闪膜是所有鉴别工作的第一参考物。在仔细端详一张卡片前,你就已经能够观察到闪膜的整体情况了。友情之绊第一弹(以下简称B1)起截至友情之绊第三弹(以下简称B3)的闪膜为均匀分布的点状闪点膜,俗称点闪膜(如下图所示)。

借助于点闪膜鉴别相较于借助后文会提及的碎闪膜而言会比较依赖于大量观看后留下的印象,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将确定为正版的卡片多角度反复观察,把握住闪点的尺寸与间隔的整体结构。 关于点闪,有几个鉴别意见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下。 1.市面上的点闪类假卡经常在闪点的大小上出现问题,正版卡片的闪点颗粒最大不会超过1mm,最小不会小于0.5mm,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可以借助卡片左上角的卡片编号作为参照物,友情之绊系列卡片的编号为 B*-0**,其中首字母 B 的宽度(横向)正好是1mm,如果发现闪点的颗粒过大,应当寻找编号首字母附近的闪点进行对比。

2.点闪膜除了比较容易被观察到的1mm直径的大闪点,在大闪点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小闪点,其尺寸在0.5mm以内,正是这些小闪点的填充使得卡片的反光效果富有层次感,在实际观察的过程中,应当关注闪点密集的地方是否存在小闪点,尺寸在大闪点的1/2左右,倘若发现实物仅有一种闪点,那必然为假。 3.闪膜在人物与背景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无论是密度还是反射强度都大不如背景,因此在人物轮廓的边缘一定可以发现背景闪膜的断层,具体表现为背景部分的闪膜的一部分被人物的图片“盖住”了部分,同样的情况也可以在角色的眼部与计时器部位发现,可以认为是为了突出发光部位做出的调整。值得一提的是,身体与背景的分界现象在实际观察中要比眼部和计时器部位的分界更容易被观察到,因此在点闪辨别中,可以优先使用身体﹣背景分界法,再去尝试观察寻找计时器与眼部的分界加以佐证。眼部和计时器部位的闪膜,由于本属于身体的一部分,因此在特定视角下可以观察到属于身体部分的,相对暗且稀疏的闪点“过界”了,这属于正常现象,应当以眼部高亮闪点为对象进行观察。值得一提的是,一些 LED 组件较多的奥特曼例如银河,身体上所有发光机构都符合本方法中的描述。

4.背景无特效纹理处的闪点在不反射光线时,应当是颜色较深的银白色,此时观察不反光的部分,不应当出现黑点或是饱和度很高的白色区域;在反射光线时,闪点颗粒之间应为较深的银白色,如若在上述任何情况下,发现与闪点大小接近的黑点,应认为是假卡。 版本来到光明搭档第一弹(以下简称D1),卡片的工艺发生了变化,原本的点闪被类似破碎的玻璃一般的闪膜替代,为了方便沟通交流,通常简称为碎闪(如下图所示)。

相较于点闪,碎闪的反光效果要差上不少,因而在观感上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在光明搭档修改卡片闪膜形式后,紧随其后的炽热极限更进一步的改变了闪膜在卡片上的表现。虽然看上去变化很大,但是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只要认真观察,就能从中找到规律,以下是一些个人总结。 1.光明搭档弹的卡片在闪膜制作上沿用了友情之绊的传统模式,依旧可以看到清楚的断层,在实际观察中通过变换角度可以较为容易的观察到(如下图所示)。

2.当对炽热极限弹的卡片进行观察时,需要注意从本大版本第一弾J1起就取消了角色发光部位与身体之间以及身体与背景之间的明显断层,转为通过不同部位反射光线强弱不同来做出区分的弱化断层。如下图中所示我们可以看出,在闪膜的覆盖手段.上相比 D 弹时期的较为明显的边缘区分, J 弹的边缘区分要模糊的多,虽然可以凭借反射效果的强弱做感受到制作时有意做区分,但是很难不承认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功劳在这些区域原本的背景色就不是深色,可以认为在闪膜的用心程度上,D 弹可能优于 J 弹。

3.在观察杂乱无章的碎闪时,比较实用的方法是观看视频来进行辨别,通过对闪膜在不同角度下的反射效果的观察,可以较为准确的观测到背景部分的情况。部分假卡在扫图的过程中会将卡片本身的闪膜给扫录进去,因此在未覆盖闪膜的背景下会留有扫描素材的闪膜纹理,比如在原本纯色的区域发现明明没有反光效果,却还能看到闪膜的形状,那毫无疑问是假卡。总结来说就是“不闪看不见”。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闪膜不反光的地方,底下的背景没有闪膜的轮廓纹理,该是纯色快的地方就是纯色块。

综合上述两种闪膜的描述,这里再额外分享几个小经验: 1.正版卡片的闪膜一定出现在烫金的下面,如果今后遇见任何烫金上面贴着闪膜的,一律视为假卡。 2.在通过闪膜鉴别的时候,请确保鉴别对象是﹣整张完整的卡片,避免别有用心的人选取局部特定角度拍摄干扰判断,闪膜辨别只有在拥有整张卡片的正面视角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功能。 3.基于闪膜判别法衍生出的“黑灯”“黑眼”辨别法,本质是针对眼部与计时器部位的闪膜判别法,在这不单独展开。 4.无论是点闪还是碎闪,他们的底色其实都是一样的,甚至在阴暗的光线下,更近似于镜面的碎闪底色要比点闪更“亮”,但是由于二者反光能力差异太大,导致碎闪看上去要比点闪黑一些,加上 J 弹开始的卡图饱和度有所下调,导致整体看上去“发黑”,属于正常现象。在实际运用中,需要结合其他诸多技巧来辅助才可以使用“明暗效果”得出准确结论。

一些简单易懂的技巧:烫金

在闪膜之后,我们来聊一聊卡片的烫金。奥特曼融合激战的国代烫金可谓是众所周知的烂。包括但是不限于出现过烫歪了,烫错了,烫过头了的现象,因此单单使用烫金来辨别真假非常困难,即使你找出了一些违和感,部分商家可能动用话术对你进行坑蒙拐骗,为了更好的提升综合鉴别能力,在这里我为大家提供一些个人常用的烫金相关鉴别技巧。 1.正版卡片的烫金并非完全光滑平整的,而是会有细小的坑坑洼洼,我们常说“烫的跟屎一样”。这样的屎烫效果在正版卡上几乎是独一份的,目前所接触的盜版卡片,烫金都会比正版的平整许多,一时间也说不清究竟是哪边的工艺更好。结合后文会提及的横纹,造成“屎烫”的原因可能是纸张正面本身并非平面,印烫过程中可能夹杂了杂质或是气泡,这才导致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在烫金效果上,屎烫现象从 B 到 J 逐级递增,因此寻找并记住屎烫的质感能够为你的辨别提供很大帮助,平时需要多看多盘。

2.国代烫金的精细程度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最后的遮羞布,在不确定烫金表面质感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烫金纹理的清晰程度来辅助鉴定,无论多么细小的地方,多么细的线条,国代烫金都绝对不会烫成一大坨,尤其是在非国代原创的卡片上,得益于第一手数据资料,国代正版能够实现细节还原。在一些国代原创或者国代魔改的卡片上,我们才可以偶尔看见一些团成一团的烫金(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图中的泰塔斯身上的细节线条,包括装甲的转折线条都有被清楚的印烫上去,而隔壁的风马因为是缩图的原因,导致烫金线条过于密集,最终呈现出糊成一坨的悲剧效果。但是如果仔细观看,依旧可以看出这一坨里是有许多根线条的,这正是国代烫金的含金量所在。

3.国代的烫金颜色从 B 弹开始就没有发生过变化,在不确定烫金色是否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与同拍摄条件的卡片比对来进行辅助判断。 4.印烫的过程中,在卡片上可能会留下一些按压状的痕迹,这样的痕迹多见于较小块面的烫金纹理处,也是一个比较小的细节,在实际观察的过程中可以留心观察。按理说烫金部分应该会比无烫金部分凹进去一些,但是在同样的力度下,大面积的烫金处受到的压强更小,小面积的地方更容易被按压下去,这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5.国代的烫金烫歪真的是家常便饭,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以烫没烫歪作为辨别的依据,硬要说的话,烫的四四方方一点都没有歪斜对不齐的情况的反而可能是假的,J3版本推出的欧布原生卡片正是如此,正版卡片整个烫的错位,盜版卡片好些个烫的工工整整,在刚出现那会儿被群友疯狂调侃。 虽然烫金并不是一个非常具有辨识度的特征,但是在提升了对于烫金的理解后,在后续的观察研究过程中会有更高的效率。

最难掌握的技巧:字体辨识

在所有的技巧里,最复杂的就是字体辨识法,但是在其高昂的学习代价背后,存在着几乎能够秒杀所有仿制卡的强大力量。想要学习字体辨识法,必须建立在及其大量的观察经验上。在本篇教程中,我将以“奥特曼”这三个字为中心,分享一些规律性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1.从B2弹开始,国代的 UR 卡片进行了字体工艺改革,原先B1弹的字体因为是烫金工艺,所以存在印歪,印糊的现象,为辨别增加了难度,究其原因,仿制卡的烫金字能很轻松的做到和正版卡一样垃圾,真正能够用于辨识的,大概只有正版的烫金具有的相对纤细的字体线条。感谢由@懂哥和@伽古拉斯提供的素材图片。

2.从B2弹开始,所有的卡片名称部位的字体得到了加粗处理,整体观感更为圆润,得益于印刷字体,不会再出现什么胡子连着辫子的诡异画面了,同时根据测量,街机卡片上的字体倾斜的角度与 WPS 中“倾斜”操作后的字体角度高度一致,如果没有相关概念,可以打开 WPS 进行一些操作来强化印象。手头上有卡片的也可以直接进行观察。 3.B2弹以后的字体一直没用发生明显改动,因此只要有任意一张正版的卡片,就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字体辨识的学习,我们以“奥特曼”三个字为例,可以发现:“奥”字里的“米”字中,上面两点以及右侧的一捺均没有完全和中心十字产生交汇,左侧的一撇则是完全连接;“特”字的左右两部分之间没有完全分离,两部分仅通过两个点进行接触,且“特”字右下角的“寸”出头非常少,与上方的“土”也不连接;“曼”字最下方的“又”在左侧有一个非常短的出头,且上中下三部分均匀排布。此外,“曼”字中部“四”形部分的最上沿与“特”字“土”形部分最底下一横的中线正好对齐,这一横又正好与“奧”字“米”形部分的一横对齐。以这样的方式对于字体的细节进行考究推敲,就能获得对于正版字体的可靠印象,多次观察同一字体以使自己在面对不同卡片的同一个文字时能当机立断的做出判断,就可以使自己拥有强大的字体辨别能力。 虽然字体辨识能力非常强大但是这是一个偏向于长期养成的后期型能力,想要获得绝对的直感意味着你不能仅通过一张卡片获取信息,好在这样的字体即使是 N 卡上也能看到,虽然颜色不太一样,字形依旧可以作为参考,非常建议从现在起马上开始练习积累经验,以备不时之需。

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必杀框系列

必杀框鉴别可能成为横纹后又一强有力的技巧。 在必杀框上能够获得不输闪膜的信息量,但是这个技巧的绝大部分内容只能应用于 UR 稀有度的卡片上,对于版本推出的多人 CP 与形态转换 CP 来说收效甚微。适用性的限制并不影响这个技巧本身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熟练掌握这个技巧后,一样可以为你解决很多问题。 对于必杀框的观察首先要从对必杀框部分的认知开始。图中标记了一些区块的常用名称,方便读者交流学习使用。

读者可以注意到,在这里我们使用了J3版本的英雄传 CP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葫芦娃”规格的 CP 卡片作为素材,这种规格的卡片在拥有类似 UR 档位的烫金的同时,不存在 UR 的闪膜干扰,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必杀框鉴别的基础原理,练习时使用 SR 、 R 、 N 卡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但是没有烫金的视觉干扰,实际进行 UR 鉴别的时候视个人能力可能出现看不出,“感觉不到”的情况,需要玩家自行克服。 我们常说的必杀框,实际上是图中必杀条与必杀名两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区域,其中文字相关的鉴别方法可以参照上文提及的字体相关方法,这里主要涉及的是对图像的鉴别。首先来看必杀条部分,必杀条部分与必杀数值紧密相关,条条的长度与格子的数量均可以准确反应必杀数值,必杀条的长度以必杀框的宽度为上限,格子的数目最大值为12,如果发现不对应现象,那肯定是被假卡背刺了。此外,必杀条上存在着一个小彩蛋,当角色的必杀数值大于等于13时,必杀条的长度与格子数不会再增长,取而代之的是在必杀条上追加缠绕着的闪电花纹(如图所示,梦比优斯奥特曼凤凰勇气形态必杀12,迪迦奥特曼复合型必杀13)。

通过观察必杀框,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框内存在一个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深浅颜色渐变,最深的左下角偏向于中灰色,最浅的右上角是类似于底色的银白色。

几乎很少有制假厂家注意到这一点,因此可以看到类似“全黑”“全白”的行为艺术,或者虽然存在渐变,但是最浅部分的颜色都黑漆麻乌的情况也存在,并且在覆盖上闪膜以后,必杀框整体会相较于没有覆盖闪膜的时候暗沉不少,需要谨记于心。上文曾经提及的“透过闪膜”看底色的技巧在这里会得到充分的应用,因此需要多加训练。 除了必杀框外,必杀数值区域也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即必杀数值区域的火焰花纹(亦有称为波浪、浪花纹的)的烫金一定会覆盖在必杀数值的数字上方。上文提及过,国代烫金会出现一些烫歪的情况,导致最终可能不是覆盖在数字上的,不过即使如此,花纹的非烫金部分也是覆盖在数字上的,一旦发现没有任何一个部分覆盖在上面,那毫无疑问是假卡了。如图所示,这张卡片的烫金纹理出现了偏离,因而我们可以看到烫金错位的下方,蓝色的花纹依旧覆盖在数字上,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点

在对于必杀框相关内容的探索上,推荐着重把握住必杀数值区域的遮盖关系,闲暇时间提升对于必杀框底色的辨识理解能力,在今后的辨识上多结合字体相关内容进行运用,会有很好的效果。

并不无脑的鉴别方法:横纹

横纹鉴别方法在卡片正面鉴别时往往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并没有原汁原味的传承下来,以至于很多玩家对于横纹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印象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横纹的情况下就直接上路开鉴了,在遇见了刻意强化横纹制作出来的假卡后,我意识到必须得把横纹讲讲清楚,让这个方法以正确的形式传递下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横纹,横纹不是非常粗大的横杠,也不是非常深邃的横线,而是由纸张表面质感在光线下产生的横向纹理。如图所示,在卡面的高光位置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横向纹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横纹”。

关于横纹,我们需要从最开始的地方开始讲解,以对抗市面上“刻意为之”的仿制产品。 1.横纹只有在相对明亮,照明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被人的肉眼观察到,当你在背光处观察卡片却发现还是能看到横向纹理,那么基本可以确定是仿制的横纹。我们在观察横纹的时候,会选择一个适度明亮的光源,如台灯、日光灯等,如果使用阳光作为光源,容易对眼睛造成损伤。在学习初期,使用学生用护眼灯之类的产品会比较合适。 2.横纹最容易在有光源的情况下在卡面的高光处的两侧被观察到,此外在反光的烫金处也可以被发现。图为烫金区域出现的横纹。必须要注意的是,在烫金区域出现的横纹相对于无烫金区域的横纹要更加模糊,且并非在所有烫金区域都能轻松观察到,类比之下就是冬天穿衣服穿的多会让身材曲线不明显一样,烫金覆盖在卡面上时,填充了部分凹陷,当你在烫金区域发现非常明显的横向纹理的时候,可以确定是假卡。

这里贴出一张市面上出现的仿制横纹卡片给大家做对比: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张卡片虽然存在着非常大的其他问题,但是已经有意识的刻意模拟了“横纹”的特征,我们能凑这张图中观察到,这张仿制卡的横纹非常生硬,有一笔一划横着用刀拉出来的感觉,虽然有横向纹理的形状,但是并没有横纹应有 的“起伏感”,这也是我们下面要说明的一点。 3.横纹并非是平面上的横向刻痕,而是卡片用纸本身的起伏不平在光影作用下的结果。我绘制了一个草图协助大家进行理解。

图中上面的为真实横纹的剖面示意图,由于卡片正面起伏不平,在光线照射的过程中凸起的部分获得光线照射看上去发亮,凹陷部分则被凸起处遮挡,看上去偏暗,明相间,产生了类似纹理的效果。也正因为是凹凸起伏,所以横纹的粗细十分自然,仔细观看的话能够看到粗细的变化。而图中的仿制横纹更趋近于在原有的光滑纸面上“刻”出的纹理,我们可以在烫金处发现高亮且均匀的细线,且线与线之间的区域平坦无起伏,这不符合正版卡片上形成横纹的原理,多了些许人工与刻意的味道。拿出正版卡片并结合上述内容进行对比,读者可以更直观的体会到违和感所在。

前文已经提到过,烫金区域不会出现清晰度高于闪膜区域的横纹,而仿制卡的烫金区域横向纹理已经和正版卡片的闪膜区域横纹有的一拼了,正版卡片的烫金区域即使是在最容易观测横纹的高光区域两侧,仍旧只是隐约可见些许横纹的踪迹,足可见刻意为之的横纹并不能够被称为横纹。 横纹法归根到底是对于纸张特性的考察,实际上反而应该是最容易被攻破的,但是迄今为止仍没有厂家仿造成功,使得横纹法变得强势起来。但是不能仅掌握横纹法,必须时刻保持多角度,多手段的健全鉴别意识。

以背面结束:材质研究

奥特曼融合激战街机卡片的背面,一定是半哑光质感的(如图所示),任何具有油面、磨砂质感的背面的机出卡片都可以直接被归类为假卡。

但是非常令人惋惜的是这项特征已经被多个盜版厂盗用成功,并可见于多种版本的盗版卡片中,加上当今市场环境下大量懂卖不懂卡,懂倒不懂玩的卖家会在交易的过程中展现出恶劣的态度拒绝提供卡片背面的照片,因此通过背面鉴定早就成为了时代眼泪。但是通过对卡背的反复观察与把玩,读者依旧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色彩辨识能力的方式获得通过背面颜色进行辅助鉴定的野方法。 本文不做任何关于色彩辨识、像素辨识、清晰度辨识的介绍,正是因为这些方法比起上述的“大众化方法”需要十倍百倍的精神カ并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均被归类为“野方法”,事实证明,只凭感觉的判断终究不可能是建立在经验与事实上总结出来的判断来的准确,诸君在未来的鉴别道路上,一定能找到更多优质且有实际意义的方法,甚至你会发现一些方法对于他人来说闻所未闻。希望在这样的时候,你能沉下心来,总结经验,反复试错,将一个具备完整逻辑体系的鉴别技巧带给大家,而不是像过往诸多试图“证明自己”的人一样,被见多识广的群友指出逻辑的漏洞。 正如横纹辨识法的一生一样,没有谁能永远正确,陷阱与挫败总会在你不经意间到来,群内的许多鉴别老手,都或多或少踩过坑,希望读到这段文字的你,少一些“一眼真”和“一眼假”,将真假的缘由也一并带给发问的人,或许下一个大发现就会出自他手。

未来展望:制假没有底线

有人曾在群里支持假卡越做越好,好到比正版还好的时候,去收一套假卡,比玩正版舒服。也正是有这样心理的人,假卡才会一直发展,甚至自己改进工艺。我们无法改变无良商家舍本逐末,良心败坏的现象,也不能否认当今街机圈是儿童群体的天下,出于哄孩子开心而选择盜版卡片的家长不在少数。但是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宣传正版,抵制假卡,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正版卡片,甚至是日版卡片的魅力。作为成年玩家的我们,有义务给晚辈、给自己的孩子更良好的游戏环境,保护并支持正版,也是对我们的后辈、后代负责。感谢每个坚守童真与道德的“大孩子”们!

奥特曼融合激战街机卡片鉴别教学(B1~S1适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