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技巧续
接上所述,初学诗,忌贪,忌故作高深,忌为追寻词藻而作无病呻吟。学诗如练武,初要扎好马步,所谓马步,即是基本功。以下就基本功的一些要求赘述如下:
其一,对仗:
对仗是诗的最基本要求,所谓对仗,要保持词性一致,词义相近或相反,词的声调要相对,如平声对仄声。违反以上三点,诗的可读性就大打折扣。在追求对仗方面,杜甫可谓是诗家圣手,可以多花点心思看看人家杜二在追求对仗上所下的功夫。
其二,诗心:
所谓诗心,即是诗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也是作者本人写诗的目的和初衷。一首诗,不需要表达多层意思,也难以做到“多头并进”,表现一点点小心思便好。古人所谓诗言志,其实也有牵强之意。不言志的诗多了去了。但诗还是要有表达内心的,哪怕是情诗,哪怕是不入流的艳诗。“牡丹雨后香犹在,记取西厢月照君”,在今人看来,不也是很美的诗吗?
其三,练字:一句诗,拆分到最小单位,就是字。所谓一字传神,一字可化腐朽为神奇。“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写尽了红杏的鲜艳欲滴,把春天写活了;“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让春生了脚,长了翅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直一圆,写尽大漠寂静荒凉。练字并不是一件难事,无非在字的替换上下功夫。据说王安石在“绿”之前,用过很多字,比如"到”,“至”等。
其四,多写,写诗在一定程度上,也只是一门技术活。郭敬民写小说,采取的是模仿,写诗也一样,开始模仿古人的风格,甚至可以抄袭后,改几个字,但时间一长,心中便有诗的模板。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造,便可胸有成竹。不用担心画虎不成反类犬,而恰恰可以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概括。
当然,掌握以上的技巧和要点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诗人,但也至少不会象张伯礼之流连词牌都没有弄懂就弄个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