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诗林闲话

2021-12-17 08:36 作者:湘间小鹿  | 我要投稿

        诗是闲散人的艺术。鲁迅说,艺术起源于劳动,但把一切艺术都归结于劳动,实则牵强附会。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诗歌,例如《诗经》,要说是劳动人民写的,估计打死也没有几个人相信。有据可考的倒是孔子修订过《诗经》,而且对《诗经》给出过的评价:诗无邪。 此处的邪不能当作邪僻讲,如果诗真的无邪僻,孔老夫子就用不着将几千首诗删成三百零五篇,可见最早的诗里,应该是有很多孔子认为不合礼法和伦理道德的。即使现存的三百多篇里,也还有很多诗在历朝历代的学者文人眼里是有违伦理道德的。此是闲语,不作铺述。

       诗是艺术,这应该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事实。但艺术这东西,希望靠几个洗脚上田的村夫野汉或黔首阿婆弄出来,则未免有辱斯文。从古到今,儒学以及儒学背后的经济势力难以让没有经济基础的村老野夫们拿起笔,研上墨,坐在长案边,摇头晃脑的来上几句,想想都觉得滑稽。 《增广贤文》里就说得很好: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艺术是上层建筑,是必须构建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诗作为一门艺术,与经济及人文环境有着巨大的关系,我们今天对《诗经》或《九歌》等诗歌巨著表现出惊叹和赞美,实则只是对掌握着国家资源的悠闲的官僚体系中的文人士大夫生活的一种羡慕与向往。我们今天看王摩诘,李易安,看苏东坡,甚至看柳屯田,二晏,觉得他们(她们)有着天生的艺术领悟。其实,换了别人,处在高位,天天无所事事,把过剩的精力拿去钻研文字,相信也会有所收获。

       诗作为艺术,既有其自身高冷的个性,也会在一定的外因下丧失其本性,甚至沦落到娼妓一样的境地。说到这点,大家可能就有微词,有人甚至会拍案而起,据理力争。因为艺术堕落的背后是文人的堕落。我只讲两个例子,一是元朝的杂剧,有多少能入流的? 再就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所产生的诗歌,足可以毁掉那一代文人在中国历史上宁折不弯的节气。拿一首麻雀诗供大家一乐: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垮下来你不管。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 

        作为艺术的诗歌,其步履行迹实则缓慢,其因如下:其一,中国文化断层严重。几千历史,真正和平的时代也就几百年。其二,保持着优雅和高冷的贵族文化总会在经历一个时期后会被地痞文化或流氓文化所践踏。特别是两宋及五四以后。将文人士大夫内心所仅留的一点点坚守都焚毁殆尽。想来,着实可悲。

        以上纯属胡说,颠覆传统观点,如有冒犯,实属无意为之。最后,引用明清两位名人的两首诗供大家欣赏体会。

        清.李鸿章的《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明.唐寅《西洲话旧图》: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书本自惭称学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不损胸前一片天。


诗林闲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