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复习笔记:



课后习题详解:试述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答: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包括:
(1)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是指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没有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活动就无从谈起。从现代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者不但持有利他主义的价值,而且应该受过一定的科学训练,掌握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指某一社会工作者个人,也可以指某一具体的社会工作机构。他们是社会问题的评估者、专业服务的提供者、服务过程的引领者和受助者、改变行为的协助者。他们是社会工作的主体。
(2)受助者
受助者又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或者案主。受助者是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他们也是社会工作的主体。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另外,只有受助者生活状态的改善才是社会工作成效的衡量标准。
(3)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它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与受助者关系的看法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它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真正的服务过程,而不是社会工作者在行使手中的权力。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这使它与其他助人活动区别开来。
(4)专业关系
专业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基于专业服务的需要同受助者建立的关系。社会工作者在向受助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生着频繁的互动,也会形成多种关系,其中既包括按规范行事的专业关系,也包括因深入交往而产生的、带有某种情感的人际关系。为了保障专业服务的展开和深入发展,达到预期的助人目标,社会工作者要恪守专业关系。当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专业关系也可能会有各自的特点。
(5)助人活动
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在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传输的是精心考虑过的、科学的、能够满足受助者需要的信息和服务,而受助者输出的则是需要和对来自社会工作者的帮助行为的理解和反应。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角色、享用文化、情景、传输手段等多种因素结合而成的行动体系。在某些场合,助人活动表现为干预行动,即社会工作者对某些不合理或负面现象的干预,通过干预使这些现象得以向期望的方向转变。
(部分略)
考研真题:
概念题:社会工作者[西南大学2020年研;山东大学2018年研;华中农大2017年研]
答:社会工作者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条件有:①除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②应能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助人自助[广州大学2021年研;中山大学2012年研;西南大学2010年研]
答:助人自助是指社会工作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在帮助他人的活动过程中贯穿的一种核心价值理念。在这个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作为行动者,依据自己的助人价值观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并积极吸引受助者主动参与这一行动过程,通过相互配合与协调,从而达到助人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是行动的主体,他设计并引导助人过程的进行。但是由于社会工作者要考虑到受助者的需要和接受服务的能力来开展服务,所以不能把受助者视为纯粹被动的、只是行为的对象或客体。受助者也是行动的主体,他也将自己的意识、目的、对社会工作者行动的理解带入接受服务的过程,并直接影响这一过程。
社会制度[复旦大学2019年研]
答:社会制度又译作社会设置,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动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社会制度主要由价值观与价值判断、行为规则与奖惩体系、组织设置、权力体系四个基本要素构成。普遍性、特殊性、相对稳定性是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简答题:简述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中央民族大学2020年研;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研]相关试题:
(1)社会工作者在提供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及功能。[南开大学2015年研]
(2)简述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南航2015年研]
(3)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有哪些?[华中农大2013年研]
答: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主要有:
(1)直接服务角色
直接服务角色指的是社会工作者直接面对服务对象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包括:
①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者作为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常常是复合型的服务,即它会赋予服务以更多内容,通过这种服务尽量使受助者获得更大帮助。
②支持者。社会工作者面对服务对象(受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自我决策,即“助人自助”,并且应该成为服务对象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使服务对象自立。
③倡导者。在服务对象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但服务对象对新的行动又不了解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服务对象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即向服务对象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
(2)间接服务角色
①管理者。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对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对助人过程有科学的设计,并力图使实际过程能合理、有效地展开。
②资源筹措者。社会工作者要解决服务对象的困难和问题,为了服务的顺利开展,常常需要联络政府部门、福利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及同事、自愿组织甚至广大社会,向他们争取支持资源。
③政策影响者。当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发现某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时,他就可能向有关政府部门提出建议,制定、修订和完善政策。这样,可以避免社会问题的再次发生和减缓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就扮演着政策影响者的角色。
④研究者。社会工作者科学地评估问题,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武汉大学2011年研]
相关试题:
(1)社会工作对工作对象的功能有哪些?[东北林大2023年研;扬州大学2018年研]
(2)社会工作的目标。[华南农大2016年研]
(3)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青岛大学2015年研]
(4)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论述题,华中农大2011年研]
答:
(1)社会工作的目标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职业活动。虽然各国政府与民间组织推动、发展社会工作的出发点会有一些差异,但是社会工作还是有其共同的目标。以下从服务对象和社会两个层面来说明社会工作的目标。
①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a.解救危难
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寻找资源,支持受助者,帮助他们走出危难。社会工作者在解救危难中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在受助者生命处于危机时社会工作者要施以援手,为其提供物质支持,包括衣、食、住条件;社会工作者还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处于危难的人给予心理支持。
b.缓解困难
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缓解压力、克服困难,恢复正常生活。当前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困难群体解决困难,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c.促进发展
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而这一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促进其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逐渐达到自己能应对困难、面对生活以至预防新问题出现的状态。
②社会层面的目标
a.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者秉持专业价值观,用自己的专业方法介入社会生活,就是要解决个人、家庭、社区方面的问题,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身功能,修复社会机制,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
b.促进社会公正
为了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从多个方面介入社会生活,对不公正现象进行干预。这包括: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不公正制度的改变,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制度保障。
(2)社会工作的功能
①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a.救难。危难是指因社会或个人原因,个体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个人的基本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削弱,致使其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以致生命遭遇到危机的状态。危难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基本生存问题,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把这项任务放在自己的肩上。
b.解困。当受助者遇到困难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存的程度时,社会工作者对其提供的帮助,可视为解困。解困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c.助人。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生存、参与社会和发展几个方面。当他们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满足这些需要时,社会工作应该把他们纳入自己的工作领域。
d.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发展不但发生于人们尚未遇到困难而进行预防性增能之时,也发生于遇到困难但靠自身能力的增强还难以克服之时。帮助个人、社会群体乃至社区更好地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广阔活动空间。
②社会工作的治疗功能
治疗是针对社会病态采取措施,使之恢复和重建其良好的社会功能。治疗在微观层面上是指对个人、团体的直接服务,帮助它们恢复受创的社会功能。社会工作的治疗功能就是消除那些导致问题产生和使社会功能丧失的个人或环境因素,对失去的社会功能予以恢复和重建,获得原有的社会调适模式,或产生新的替代模式,从而恢复常态的社会功能。
③社会工作的预防功能
预防就是指先期对有害于个人或系统、组织的任何因素的发现与消除,前提是要有准确的预测。要预测个人或团体社会生活所可能发生的障碍,预测对整体社会制度可能产生伤害或阻碍社会进步的任何潜在因素,以便对症下药,不使其成为现实或继续生长而对社会构成危害。预防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a.采取措施,使问题不致发生。这是初级预防,是预防的最高境界;
b.在问题刚出现时就采取措施,不使其生长,这是二级预防,是亡羊补牢,犹为未晚。
④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功能
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有重大的意义,其主要方式有:
a.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
b.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
c.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原文来源「曹小值题库网」:http://cvedu.100xuexi.com/Ebook/100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