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爱情是/不是人类的必需品丨决赛 北京大学 vs 暨南大学

2023-09-03 12:30 作者:扶桑冬冬  | 我要投稿

如果将爱来分类,可以分成爱情(伴侣),友情(朋友),亲情(家人)。他在表达上有误。对于爱情是不是人类的必需品,从生理上来说,基因里面。是的,人类需要爱情。伴侣的爱是亲情和友情没办法替代的,那是不一样的感觉。但是在反方提到的现在的社会现象中,“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愿意选择独身了呢?”如果只是提高风险规避能力或者出于利益目的而组建家庭可比为了追寻灵魂伴侣为爱而进入婚姻简单多了。在这里,我上诉所说的“提高风险规避能力组建家庭的那部分人群”是在家庭背景家庭条件没那么好的,普通,甚至困难的家庭里更有可能实现。对于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甚至优越的家庭来说,他们的组建家庭不再是上面的那个理由,更多可能是为了利益。当然,我不否认在这些“上层人士”里就不存在爱情。对于因利益集合的这件事也不是只有现代才出现,在原始人时期,每一个部族为了部落的强大都会拼命的努力争抢地盘发展势力,为了食物,女人,后代传承。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生产力大幅发展,人有了新的追求,在有丰富物质条件的情况下,他们更看重家族的发展。从实现自我价值到整个家族的发展。名声,社会地位。为了家族经久不衰,就必须注重培养子孙后代的能力,门当户对也就作为入门的条件也不奇怪了。能作为发展到同一个级别的家庭,在能力上必然比普通人强,作为后代,即使有一些能力达不到相同水平,但也不会差。在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规避掉大部分的风险,甚至几乎没有风险的情况下,就更多转移到精神上的滋养了。加上思想的进步,爱情观的转变,诸多外界因素影响下,对于爱情也就不那么着急了。对于一部分精神受到极大滋养的人来说,已经有可以替代爱情滋养的倾向了。意识作用于物质,不排除有一些人是真的认为爱情不是必需品,甚至觉得是负担的思想。我们也不可能用自己的一些见解来评价除了社会主流所共同认可观点(伦理道德)之外的观点对错。除非这个人思想真的很极端,怪异到所有人都无法理解。一个是其他人评价不了,不理解。另一个是这样的人(思想独特奇异)要不就是天才要不就是疯子。回到开头,基因也是可以改变的,如果真的有人思想上认为爱情不是必需品,并且他的后代一代又一代的继承了这个想法,说不定还真的会改变基因记忆。有的时候爱和性是可以分开的,但作为一个人类来说,人之所以和动物能区别开,爱和性并存也是区分当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爱情是/不是人类的必需品丨决赛 北京大学 vs 暨南大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