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大大享】一个成长中的产品人

2020-12-11 12:59 作者:深度之眼官方账号  | 我要投稿

哈喽,大家好,我是深度之眼的大大享,007号员工,一个敏感的小金,负责比赛指导班和LeetCode刷题班。


加入这家公司之后,相比原来的工作,我的工资几乎被减半,但是现在我是一个被喂吃龙虾的幸福小金,在一个有爱的团队里每天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梦想。


2020年年初,我接受了比赛这个班,正巧疫情原因,当时这个比赛在我们内部的热度也是比较高的。过去我在一家上市公司做海外市场的,不了解AI,对于产品没有什么特别老练的眼光和经验,全凭轴轴的脑袋和笨笨的调研访谈方法一步一步来寻找需求和迭代产品,也多亏了老师,助教,教研组成员,学员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被我打扰,向我解释需求,和我一起慢慢打磨课程亮点,经常就几小时的语音开到深夜了,就在反复不断折腾课程框架,不断添加内容后,我们的一期,二期的口碑可以算是很不错。这里也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小插曲,由于需求层出不穷,迭代次数较多,老师也经常和我吐槽没有休息的时间。某个周末我鬼使神差地下载了个王者荣耀,很好奇有没有老师打游戏,结果,我就逮到了游戏中的某老师,在游戏里私信他课程情况,从那天之后,我再也没有看到过我上线的老师。 我也养成了日常休息时间时时检阅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等游戏的在线情况,确认老师是否有时间来改课。然后这个方法就在我们产品部传开了。。。

经过一期二期的反馈之后,渐渐有一些自信,但往往心态越好的时候,就会跌的很难受。就像你打游戏梦幻开局,后期被翻盘一样难受。直到三期我们带打了KDD的比赛,根据后台数据,有70%零比赛经验的同学报名了这次指导班,期初为了照顾到这些底子薄弱一些的同学,我让老师在原有课程的大纲的基础上在讲提升思路之前,铺垫思路涉及的基础理论,帮助大家去更好地吸收提分部分的课程内容,但一开始就暴露了问题,虽然老师讲的东西是按照我们对外文案中大纲设计的内容讲课,但不是用户最想听的内容,三期初期的时候班级里的争议也比较大,整个风气也非常的浮躁。老师也很受打击,老大去和老师聊天的时候,因为收集外放声音特别大,听起来像在吼人,我特别害怕愧疚是因为我对课程方向定位错了才导致老师那么辛苦地去准备打磨课程,结果得不到正面的评价。整个会议我都没有勇气在会议室继续旁听下去,躲在角落的工位里一边擦眼泪一边重新调研挖需求后针对课程内容展现形式调整。

处了课程问题,设计比赛班级服务体系的时候为了照顾参加比赛课程的学员们,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想给大家一些课程之外的惊喜,比如帮助大家按照地域/专业方向/比赛经验匹配组队,比如给大家赠送算法资源,也搞出了一些乌龙事件,比如,初带比赛班的时候我们发现打比赛的大家会比较吃配置,我们就去第三方谈合作,承诺可以给我们的新用户多提供2400DBC算力,当时我们初次合作提供每个比赛学员2400DBC,折合当时的时长确实对应48小时时长,这点的确是可以找比赛实战班一期学员证实的。但是到了第三期,真的人算不如天算,因为疫情影响我们的提供的DBC时长贬值了,这个情况在第三方和我们之间是不透明的,我们也不知情,原对应48小时时长的2400DBC现在只能对应7.6小时的时长,问题暴露之后,我们自费购买了60W算力免费补给了我们KDD班的同学,这也是我们的疏忽。

其实做一个产品人,尤其从零到一打磨一个产品到上市,真的像生孩子一样。总希望他能被人喜欢,比别人优秀。真的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很强烈主观意识陷入琐碎的迭代细节,三期的挫败也是因为我的原因。我相信这次的经验可能是个坎,未来我相信能做得更好,当然也可能会再犯错,但我会刻意保持“无我”意识,在调研比赛和用户需求上话更多的功夫。

最后,我特别感谢给了我们信任的学员,和受尽我们折腾的老师们。感谢你们陪伴一个不成熟的产品经理的成长,也期待听见更多你们的声音

【深大大享】一个成长中的产品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