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检察组》郑锐殴打沈广军,冯森不同意延迟立案,是有深意的
在第14集中,熊绍峰和陈咏等人请冯森吃饭。但被冯森直接拒绝了,只同意谈话,但饭不能吃。

冯森拒绝延迟立案
当然了,陈咏等人也是有求于冯森的。由于出了郑锐殴打沈广军的事情,只要这件事立案了,狱警们的奖金就没有了。所以陈咏想让冯森推迟几天立场,等到奖金发下来再说。

对于陈咏的想法,想必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这就好比企业的年终奖。员工们盼了一年,要是突然取消了,任谁都不愿意出现这种情况。何况陈咏的这个要求并没有违反原则,只是打了一个时间差而已。

不曾想再次被冯森拒绝了,惹得在场的人都很不高兴。估计不少追剧的观众也会觉着冯森太不近人情了,真的有必要做到这种地步吗?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关于这件事,想起了这样一个事例。说在一条生产流水线上,假如每一道工序的合格率都99%,是不是意味着生产出来的产品合格率就是99%呢?其实不然,要是有100道工序,最后合格的产品只有36%-37%。
同样的道理,每一个执法人员都做到99%的行为绝对没有瑕疵,实话实说已经非常优秀了。但是任何一个案件都要经过多名执法人员的手,每个人都是99%,最后的结果可能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第一次放过了1%,下一次就有可能会让步2%,直至最后被完全腐蚀了。以张友成的妻子郑双雪为例,在处理自己儿子张一苇的事情时,多次跟熊绍峰、陈明忠(张友成的秘书)强调在不违法的前提下。由此可以看出郑双雪还是有原则的,但原则性远不如张友成,对原则的贯彻不彻底。

实际上在其接受黄雨虹帮助的时候,立场便开始逐渐松动了。接受黄雨虹的帮助就是那1%,接下来随着黄雨虹的步步紧逼,之后可能就是2%、3%直到彻底失去了立场。通过预告可以看到,郑双雪居然授意熊绍峰给黄四海制造立功减刑的机会了。这就最初的时候没有顶住压力,没有坚守住那1%,便引发了后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冯森是在变相保护郑锐
除此以外,冯森不同意延迟立案,还有一个稍显“自私”的原因。不论郑锐殴打沈广军的真相如何,郑锐都是冯森的儿子。假如冯森同意了延迟立案,在别有用心的人看来,就是冯森在照顾自己的儿子。这样舆论一旦形成了,对冯森和郑锐都会有不好的影响。

不过这只是其次,重中之重是冯森怕有人拿郑锐做“文章”胁迫自己。张一苇的所谓“强奸案”就是如此,黄雨虹和鲁春阳做局设计张一苇,就是为了逼迫郑双雪协助救出黄四海。假如郑双雪跟张友成一样“油盐不进”,估计黄雨虹和鲁春阳也不会对张一苇下手了。

冯森的职位虽不及张友成,但县官不如现管。黄四海想要立功减刑,冯森这一关是绕不过去的。以冯森的性格,必然会秉公处理的,如此一来黄四海想要假释几乎是不可能了。这个时候,黄雨虹和鲁春阳肯定还会出“阴招”的。他们连政法委书记张友成的儿子张一苇都敢算计,何况是冯森的儿子郑锐了。

既然如此,莫不如冯森现在就摆出一副大义灭亲的姿态,断了别有用心之人想利用郑锐要挟自己的心思。虽说不一定管用,黄雨虹为了救黄四海有可能会病急乱投医,强行尝试着用郑锐去跟冯森谈条件。但对于冯森来说,该做的还是要做,算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