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7月7日 野草

2023-07-07 23:35 作者:秋默染  | 我要投稿

野草般的杂谈 7月7日凌晨两点半,睡不着,三点半的闹钟,骑车和朋友去东海岸看日出。手机外放着朴树的《……》(很有意思的一首歌)。不知道是生物钟还是太兴奋的原因,睡不着。寒假的时候经常熬到四点,通宵也是常有的;上学的时候,周六也经常通宵着写作业,为的是周日下午全然自由的黄昏时刻。这样不好,生物钟难调,工作日一点多还睡不着成了一种常态,上课睡觉也成了常态。初二上学期晚上睡不着就写诗,到了下学期成了写日记,一写就是几千字。也有保留白天写诗,只是懒得整理,都飘在草稿纸上,字迹潦草,回看的时候连我自己都认不出。 那天在给友人写着回信,桌子上成堆上学期的试卷还没收,看到了一角语文报纸。大概是期末硬塞胡扯各种东西时不小心撕下来的。我本来想说,活成了野草。但是这样撕下来不太美观,干脆多个字:生活成了野草。

那晚和许久未见的朋友(下文称h)出来散步。本来已经一年多没联系了,朋友圈点赞都几乎没有,因为五年级时几条封藏许久的b站私信,才重新有了联系。 前几天晚上还在和另一位朋友(下文称w)说,世界上没有人能读懂我的诗。w说,那是我的世界太小了,未来我的世界会不断变大。我说,不会的,有人从我的世界经过,有人进来我的世界,有人从我的世界里永远地离开了,所以我的世界是不会变大的。w说,一些你以为永远离开的人,会回来重新敲你世界的门的。 我想h是其中之一。 h说会看我朋友圈的诗词,觉得自己看懂了一半就点个赞。h和w都认为,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我也这么想,不过释然了些。以前觉得,你要和我想得完全一样才是懂我。现在觉得,读我的诗,有感想,就不错了。 h读完那些没发朋友圈的诗,说,感觉我讨厌这个世界。 也不是完全讨厌。 那天和w在天台看星星。他突然说,感觉我真的无欲无求了。我立马反驳,不是。一小段沉默过后,我又问他,觉得我为什么认为自己不是个无欲无求的人。w说,月亮,太阳,星星。 我的确爱着这些路过的风景。但是我从没想过伸手够到。躺在天台上,戴着眼镜可以看见十四颗星星,不戴眼镜可以看见两颗,而我选择闭眼。 更多时候爱是放手。 既然有些哲学问题,上古的哲学家们毕生无法解答,那我肯定也解答不了。至于什么,存在啊本质啊真假啊,似乎也和星星一般遥远了。不妨抛下这些,活得轻松自由点,就像野草。 回到主题,“生活成了野草”。提到野草,人们似乎就想起荒芜。 我觉得不是。在撕下这一角时,我的脑海翻涌着的是老友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谭维维(我和她不熟)的草原湖边候鸟飞来。野草和任何带有“野”的词一般野蛮肆意,年少轻狂。 因为生命力强,到哪都能存活,所以不畏飓风。我的生活和这很像:随时想着,实在不行就zs,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坏结果,也在我接受范围之内,那还怕什么,尽管造,想做就做。 迅哥儿的《野草》,开篇第一句就有关沉默啥的。野草是这样的,善于在沉默中疯长,不到半个春天便把山头染上绿色。不仅是野草,日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河流,海洋,时间,都是。世界一切都在变,熵增,他们是蓦然中的默染。 无欲无求,听上去马上要进山里隐居的样子。我也真想过中考交白卷啥的。这时w总会说,大隐隐于市。 是啊,如果可以,做一棵路旁的野草吧。在风里隐居。就像躺在天台上看星星却闭着眼一样,尽管肉身一动不动,但灵魂永远无拘无束自由洒脱,随时在宇宙中流浪。(我喜欢流浪这个词,翻译成上海白领们能听懂的,那就是citywalk,不过我这可能是starwalk了) ……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现在写东西,千字以上且不着急睡觉,一般是打开电脑来写的,而每次起文件名都是胡乱一通,保存到桌面后手动拖到一个文件夹里装起来,再过个两三天看文件名,连自己也记不起写的什么了。一开始想要开个微信公众号来保存这些长的随笔,但是年龄不够,又不想让周围长辈知道。所以想到来b站写专栏,自娱自乐自说自话。在b站和我互关的基本上也都是关系不错的友人,不希望通过写专栏来涨粉、获得收益什么的,单纯记录。 祝好

7月7日 野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