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寧老師講《說文》(十一)

下午好~
今天講符號這個一級分類放在最後的原因。
想要了解原因,我們首先要明確符號是什麼。
符號是人體、器用、天地、草木、鳥獸等的抽象表現工具,具有幫助我們認識和描述前者的功能。
如干支符號,人類及其生存的自然系統皆有其運行週轉之時序、位序,干支符號即先民創造用來表現、記載、運籌這些時序、位序的符號。
又如數字符號,人、物、自然皆有數可記、有數可分,由此將實物虛化、抽象爲純粹之紀數符號,以便應用。
其餘如顏色符號、筆劃符號、指事符號等亦如此。
符號這類文字的創造,提高了我們的溝通效率、認知水平。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現在一般把建築物地上的部分從低到高稱爲一層、二層、三層至頂層。那麼這裡表示樓層的數字一、二、三、四、五等就是抽象符號。
如果沒有數字符號,我們當然也不能在數字符號的基礎上形成此方面相應統一的認知,那就會造成我們日常溝通的方便與混亂。
比如,告訴一個班40個小朋友中午1點到二樓參加活動。
首先1點、二樓就說不清楚,古時用干支紀時也是一樣,沒有抽象成干支符號,也不容易說清具體時間;其次如果對一、二、三、四等沒有統一的認識,可能40個小朋友有可能在9點、10點、晚上8點等等跑哪裡去的都有,一層的、二層的、五層的、八層的,甚至地下一層的,反正下午1點辦不成那活動。
這還是只有40個,如果是400、4000、40000個人呢?
如果不是活動,是集會是戰爭呢,那會是什麼樣混亂的局面呢?
所以,我們從這個簡單的小例子可以看出來,現實世界的抽象化產物符號非常重要,其能有效提高溝通效率。
另外,符號類文字還可以提升認知水平。比如,其中的干支字,一個字是可以同時表示時間和空間的。這個是其它任何語符都望塵莫及的。
因爲符號高於具體物象、事象,是客觀事物的抽象表現工具,並且相對於有形有象的客觀事物來說比較難以理解和認識,故《敎本》把它放在了一級分類的末尾。
至此,《說文解字敎本》的分類排序依據就分享完了。
總結:
再次強調:我們的文字不是口語的記錄,它是客觀世界的反映,是我們的祖先對世界的認知系統,是對萬事萬物之命名。我們都知道,萬事萬物是有聯繫的、統一的,故反映客觀世界的文字也有其整體性和系統性。
故,學習文字首先要明瞭其宏觀結構,要講究體系、注重系統,這就是樂道塾《說文解字敎本》的一級分類:人體、器用、天地、草木、鳥獸、符號。其各自之下在部首部分又有二級、三級分類,而540部首爲其四級分類,部下字眾多的部首內又有五級分類。我們掌握好這個分類的系統性,才有可能建立通識、通學。
故,我和王老師做《說文解字敎本》的師資培訓,目前也只講相關理論部分、540部首部分、術語部分。因爲分類清楚了,六書(等重要術語)掌握了,540部首了解了,基本就有了小學學問的基礎,基本就具備了自己閱讀學習整套《敎本》的能力。之後再看先秦經典,應該也就不再那麼遙不可及了。
最重要師訓課認真學下來,就具備了敎授小朋友《說文解字敎本》的能力。
今日分享結束。明天開始分享《敎本》人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