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第一次国标全高赛预选赛结束之后

(第一次接过一个队伍领队的担子,想了想还是写一份小小的总结吧)
大家好,我是孤独与saki,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一届国标全高赛的领队,作为大一的新生,在第一次参加立直麻将全高赛遗憾淘汰之后,亲手拉起了一只参加国标全高赛的队伍,最终在36进16中棋差一招,以第17名结束了第一届国标全高赛之旅。
首先,在最开始听说要举办第一届国标全高赛的消息后,出于兴趣使然,我便在贡橙立直麻将雀社中,单拉出来了一个国标赛事组织群,但在募集参赛人员方面,并不顺利,刚开始的群内,只有6个人,其中还有三个不选择参赛的,且都是萌新为主,我在建队伊始也只在雀渣上打过两把全庄,番种和规则都没有记全。
因此,我一边在国标全高的选手群里寻找同校的校友,一边加入了黑火老哥组建的东北联队之中,其中还有大米这一位大神坐镇。而最终却是我成功找到两名打国标的校友前辈并堪堪组建了只有5个人的贡橙国标参赛队伍。
在开赛之前的准备期中,很高兴有其中一名队员对国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在雀渣酬勤训练中取得了不错的结果,也在群里发布了任务奖励(满足以下条件:总分超过250,和牌次数超过7次,或单局番数超过50番每个全庄即可领取3元的奖励),对别的队友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但是在开赛第一天,我们惨败而归,在一轮6个全庄的赛制下面,仅仅只有我和其中一名队友拿下了两个3位,收下2分,别的队员全军覆没,就连队伍里实力最强的两位老前辈也没能拿到1分,或许我可以用我们队员都是萌新,美哟参赛经验来解释这一轮的失败,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他很多新人队伍都没有陷入一轮只有两分的情况,并且也是这一轮的失败为之后埋下了伏笔。
第二轮我们及时调整了状态也是在这一轮斩获的单日的最高分17分,一跃挤入晋级区。同时也吹响了反击的号角。
在后续的比赛中,靠着一名前辈的带领下,我们队伍一直在16名左右徘徊,而我由于时间的压力并不能积极地上场,当然对于队伍成绩来说,我这样子的新人还是少打一点比较好吧。
一直到最后一轮,继上一轮对阵强敌萌新99之后,这一轮又遇到了开赛以来强度和压力最大的对手,分别是当时排名第1的清华大学,排名第3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排名第10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而哈尔滨工程大学则是排在第14名,并且是官方的直播桌。在前面五场全庄中,总积分8分,这样子我们的出线形势就是,最后一场吃1稳进,吃2大概率可以,吃3要看别的学校脸色,吃四基本失去机会。而就在这一场的北风北中,自己3位,下家2位,分差65,逆转机会是自摸9番足够,直击36番才够,而最终听牌的时候是一个门清,平和的手牌偏听一个8p的三色三步高,点和最大只有11番的牌,下家切出8p后,我们却选择了三位确定的一个点和,也被解说诟病说这是送走自己的一打。最后也是上海交通大学以1分的优势强势晋级,而我们则遗憾淘汰。
7轮的比赛结束,在这7轮比赛中,我们犯了很多的错误,并不只是某一个点才导致我们无法出线的,不论是第一轮只有两分,还是第六轮出现了番够不和,又或者是最后一轮的逆转机会没有把握,这一些都只能保证我们踩在16名的线上晋级,但是我们为何不应该去追求前2呢,而仅仅指望这16名继续前进,环己烷太太带领的苏大也是新人队伍,却能夺得头名。所以不应该去局限于一两分的错失,而更应该大角度地考虑能不能获取更多的分达到更高的高度。
最终还是结束了,询问过队伍里的两个老前辈,或许明年就不一定在贡橙继续参赛了,真的很遗憾,只能希冀于有新生或者培养新人,虽然我也可以加入东北联队继续参赛,但我更希望的是能培养出贡橙自己的国标队伍并求取名次,来日方长吧,很期待下一届国标全高的进行,也祝本届国标全高的16强选手们能打出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