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猪肉遍布市场,举报人反映情况,竟遭一副局长“生死威胁”

《帮帮团》近日接到爆料,称漳州华安县长期存在私屠滥宰行为,有许多来源不明且未经检验检疫的猪肉,直接在街头巷尾售卖。收到举报后,记者立即前往华安县核实。
猪肉市场火热 但“两章两证”有问题
记者在漳州华安县一些街头和农贸市场内看到,生猪肉售卖摊点占比不少,但他们案板上的猪肉,几乎都看不到检疫证明的盖章。
猪肉上的检疫盖章是证明猪肉来源和其品质过关的直接依据。对此,爆料人称,据他了解,漳州华安县市场上售卖的猪肉几乎都是私宰肉。


整个华安市面上基本就没有正规肉,这都是冰山一角,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的,什么病猪死猪都可能,注水的猪肉,你也没办法监管。
提供线索却不被重视 社会监督员成虚设
在举报人看来,比起私宰猪更可怕的是,华安县的私宰猪泛滥更多是监管部门放任导致的。因为,华安县在2018、2019年连续两年出台联合整治生猪私宰的方案,建立了部门协作机制。另外,还引入了社会监督机制,聘请社会监督员,并且在2018年建成了一家规模不小的定点屠宰企业。
记者在华安县几家农贸市场外看到,凌晨5点左右开始,就有许多两轮摩托车载着来路不明猪肉进入市场。
在市场外,记者见到了几名私宰肉的社会监督员,他们的说法进一步验证了爆料人的举报。
生猪定点屠宰社会监督员
像这种用板车拉私宰肉进入市场,私宰肉怎么藏在桌底下,监督员每天都会抄送到各个单位,在我们看来这些日报,根本起不到作用,我们这些部门都没有真正地重视过。
执法部门不重视,这些监督员也就成了虚设。按照监督员的说法,很快那些猪肉摊主也有了这种感觉,买卖私宰猪肉也从隐蔽变为了半公开,还对监督员的监督工作进行过“抵制”。
按照《华安县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实施方案》,在生猪屠宰环节,由县农业局负责打击未经定点从事生猪屠宰活动等;而在生猪肉品流通环节,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进入市场的肉品质量安全进行把关。华安农业农村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主要执法单位,那么他们到底是如何监管的呢?记者跟随监督员首先前往两个部门举报。

随后记者还前往了城管、公安、华丰镇政府,均被告之需要市场监管或农业部门牵头打击。
市场秩序遭扰乱 屠宰企业生存难
华安县常住人口有13.4万,相匹配的生猪屠宰量一天应该在一百头左右,然而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当地定点屠宰场屠宰生猪数量,几乎都在个位数。
定点屠宰企业工作人员
9月5日开始学校才有配送,才到了10头,之前都是5头6头这样子,扣去学校、市场也只有6头,这也很少。
定点屠宰企业工作人员
2021年平均每天只屠宰6.28头,甚至在重要的节假日,全县都吃私宰肉,定点屠宰生肉是零头。
华安县农业农村局也证实,他们没有到外地调配过猪肉。由此可见,在华安县街头和市场,记者见到的几乎是问题猪肉。


屠宰企业举报遭“生死威胁”
定点屠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也曾多次设法向上级举报,但遭到了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的威胁。
是不是你,就是你告的嘛,你那边关于效能的举报信在我手上,我知道的,都是我在处理的,你举报什么我们都看得到,我们都有给上级回复啊,感觉你这招是败招,不是好招,反正部门的关系要靠协调,你不要搞七搞八,你这样一弄你就会死。
送上门的举报不被重视,还遭到了特殊的“劝告”。这名副局长更多的是在解释他们执法存在什么样的困难。
华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赵继松
我四点多给你去抓猪,八点还要来上班,因为这边手头还有工作,还有事情,不可能的啊。
私宰作坊直接设在路边 私宰人员气焰嚣张
其实发现当地的私屠滥宰现象并不难,记者在街头就轻易发现了销售私宰猪肉的摊点。而到华安县多个村庄走一走,记者就轻易找到了私宰生猪的窝点。


以华安县华丰镇下坂村为例,这些私宰作坊直接设在道路边上,十分显眼。到了晚上,10多名人员分工有序,宰杀动静不小。
面对外人到访,现场人员大方承认私宰行为,并且猪未经过检验检疫。
即使他们发现了异常,不但没有收工,相反安排人员跟踪威胁记者。



在凌晨四点过后,多辆摩托车驶进了村中,将猪肉陆续运往县城。
记者在对私宰作坊配送车辆的跟踪中发现,这些问题肉品除了供应给农贸市场、超市,还流进了华安一中、华丰中学以及华安县纪委机关食堂。


针对基层各个部门的态度,记者随即前往了华安县委县政府反映。得知情况后,当地迅速组织了相关部门,观看了《帮帮团》的暗访节目,第一时间部署整治方案。
调 查 手 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及公信力,要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华安县为了杜绝私屠滥宰,看似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工作实施方案,可是在个别部门“不担当、不作为”的情况下,这套监督机制便失去了作用。再严格的举措也需要严格的执行,“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