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7日:高考×历史×爱国主义
因为疫情原因,高考延期到了今天。
本人参加工作接近一年,感触良多,变化良多。变化最大的是相比于五年前的心,高考前的“实业报国”的心。我相信在还没进入社会的时候,还是高中生的同学们,有些人和当时我一样,怀着这样一颗赤诚之心。
这样的想法难能可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需要这样的人。中国人总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几千年历史,几千年文化,筚路蓝缕,以此为人生信条而献身付出的仁人志士不在少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心系天下苍生中熠熠生辉。
但是我主观感觉上,这样的精神好像越来越少了。至少,我很难再提起这样的宏愿。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我现在连安身立命都做不到。
我开始思考叔本华关于民族自豪感的论述:“最廉价的骄傲是民族骄傲,也就是所谓的“民族自豪感”—— 如果一个人号称为他的国家或民族自豪,那只能说明他本身并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否则也不会抓着那些千百万人共有的东西引以为荣了。”
在我看来,这样的论述不完全对:至少,相对于国外,我们国家提供了和平,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尽管这样仍旧是不够的),为此而感激、热爱是有理有据且合情合理的。不过难道没有这样的环境就不必有爱国主义情绪吗?
今天是7月7日。
1937年7月7日,日本以士兵失踪为由强攻宛平城,开始了对中华民族的全面侵略。社会动荡,和平不再,是谁在反抗?是什么在支持着他们抗争?
是爱国主义情绪。只有所谓“廉价”的民族情怀,才能凝聚起万万人的心,中华民族才能不屈不挠地顽强生存,才能有往后建国后的咬牙发展,才能有今天的生活。
青少年朋友们,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我无法号召谁来投身工业界,因为不赚钱,买不起房子,养不起孩子。但是中华民族当存有爱国之心,当存有救亡图存之心。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网络上有言论说国家不好就去改造她,我是万万无法同意的。当今时代,国家想变必是自上而下的,个人又能改变什么?),但是希望在被染上拜金的表皮之内,大家的血液仍旧是火热的。
学生朋友们,好好学习,毕业后好好赚钱,方能掌握社会话语权。希望那时,大家还能保持初心(而不是成为所谓的“人民富豪”),投身国家建设,心系万世,心系人民。